稻盛和夫:工作即修行
小白叨一叨: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培养人格和锻炼灵魂呢?是不是非得做一些特别的修行,例如到深山里闭关、以肉身抵挡从天倾泻而下的瀑布之类的事?没那回事。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在我们所处的尘世中每天努力认真去做事。
释迦牟尼认为“精进”非常重要,是达到开悟境界的修行方法之一。所谓精进,是指努力工作,心无旁鹜地投入眼前的工作。我认为这就是帮助我提升心性与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般人都把劳动看成获得生活所需之粮食与报酬的手段,认为劳动的时间越短越好,工资则多多益善,其余时间要用来发展自己的兴趣,从事休闲活动,这样的人生才算丰富。抱持这种人生观的人认为劳动是人人都不愿意做而又必须去做的事。
然而,工作对人类而言,其实具有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与意义。劳动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欲望、磨炼心性、培养人格,其目的不只是换取生活所需,因为换取生活所需只不过是劳动所附带的功能而已。
因此,以全部的精神投入每天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事,唯有如此才能做到锻炼灵魂、提升心性的无上“修行”。
举例来说,二宫尊德出身贫寒,是个毫无学识的一介农民,可是他凭着一把锄头、一把圆锹,每天天没亮就出门下田工作,直到满天星斗为止,就这样日复一日拼了命似的老老实实干着农活。这些努力让他成就了一项了不起的事业,把原本荒芜凋敝的农村一点一点改造成丰饶的村落。
如此辉煌的成绩让他获得德川幕府拔擢入府,与众诸侯平起平坐,尽管他不曾受过任何礼仪的训练,但当时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就有如出身显赫的贵族般,自然散发威严,神情更是泰然自若。
也就是说,每天辛苦流汗,灰头土脸埋首农事的“田地里的精进”,也在不知不觉中深耕了他的内心,发挥了陶冶人格、磨炼心性、提升灵魂层次的作用。
因此,全神贯注于一件事,对工作努力不懈的人,会在日复一日的精进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灵魂,同时培养出具有深度的人格。
劳动之所以值得尊崇,道理在此。磨炼心性,这个字眼或许会让人联想到宗教修行,其实不过是要你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工作,并全心投入其中罢了。
我记得拉丁文中有句俗谚:“与其成就工作,不如成就做事的人。”人格的培养必须通过工作。也就是说,哲学会从辛苦流汗中孕育出来,心性会在每天的劳动中得到锻炼。全心投入自己应做的工作,不断动脑去想,努力去做,如此就能珍惜地活在所获得的每个今天及每个瞬间。
每一天都要过得“异常认真”。我经常对公司员工这么说。对于一去不复返的人生,不能有丝毫浪费,要以诚恳认真到“异常”的方式去度过。这种看来傻得可以的生活态度,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任何一个平凡人也能蜕变成超凡的人物。
世上那些博得“名家”之誉,在其领域各领风骚的能人,恐怕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劳动不仅能产生经济价值,说它把人类的价值一并提升了也不为过。
因此,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本文作者:@稻盛和夫;本文摘自《活法》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