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官方:订阅号文章无分享,难存活
增哥点评:分享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必备功能组件,但是用户体验却不一定如此。也许分享只是大多数商家,想当然实现商业化的工具而已。
据腾讯科技报道,微信官方今天披露了几个用户在微信平台上的阅读数据,其数据与主要分析如下:
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5.86篇文章
用户之间的差异性很大。23%的用户平均每天只阅读1篇文章,但也有20%的用户每天阅读6篇到10篇。日均阅读文章数超过3篇的用户占比51%,阅读3篇以下的用户也占到了49%。这意味着重度阅读用户愿意在上面花更多时间看文章,但也有部分用户可能并不会花过多时间在上面阅读。
订阅号80%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
张小龙在12月微信公开课上分享了这个数据。“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
由此看来,分享性对文章的阅读数提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情感、养生和政法新闻最受大众欢迎。财经新闻阅读量不低,但少人分享
对比阅读人数和分享人数榜发现,疾病病理虽然不是阅读人数排名前十的内容,但却是分享人数排名第四的内容。财经新闻阅读人数不少,可分享量却从前十消失。
微信用户对文章的转发行为中,61%转发到了朋友圈
微信用户看到了想要转发的文章,61%转发到了朋友圈,39%的文章转发给好友。
腾讯科技企鹅智库从以上数据总结出几个特点:
1.已有大量用户的微信公众号同样面临运营压力。不能完全依赖用户从订阅号里找内容阅读,而要生产更多用户愿意分享和转发出去的优质内容。
2.用户阅读量呈现两极分化趋势,这意味着文章分享的马太效应。设想一个场景,如果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转发次数多,对于那些阅读量较少的用户,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阅读这篇大家都在转发的文章,从而助长文章阅读数的指数级递增。
3.吸引用户订阅一个账号的难度越来越大。当用户发现自己很少从订阅号里找内容阅读时,他们订阅的动力也会不断渐弱,因为朋友圈里好友转发的内容就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这篇文章还引用了《纽约客》的一篇研究文章,总结容易被分享的内容的特点:
文章主题积极,读完后让读者感到兴奋;
让用户非常愤怒和恐慌的文章;
让读者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实用且容易记住的内容;
有价值的故事。
作者:王鑫 ;转载自:腾讯科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