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型性格对产品经理的影响
业界给产品经理这个行业打上的普遍标签可能多是“演说家”“善于沟通”“画饼高手”等等,即认为产品经理必须在沟通交流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内向型性格的人,多数时候都跟这个优点无缘。那么,如果拥有内向型性格,就注定只能跟产品经理行业说拜拜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表述为性格类型对产品经理生涯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我自己算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九型人格测试结果是第五型科学家,观察者、智慧型、理性分析者、思考型),而外界一般认为产品经理必须在沟通交流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我也一度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甚至思考过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不过在实际接触工作当中,我初步得出了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结论,即外向型与内向型的性格都可以做好产品经理,不过侧重点不同。
外向型性格的人,确实更擅长频繁的沟通交流,但“交流能力”只是“沟通能力”的子集,空有交流能力而没有墨水,只能算油嘴滑舌,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即是说,性格并不是沟通能力不足的绝对影响因素。这方面的短板,完全可以用肚子里的干货来弥补,可以是工作经验,可以是设计能力,也可以是对产品的熟悉程度。这些功底通过努力都是完全可以得到的,而内向型性格在思维敏感度与全面性上的优势,会对这些功底的内化有更有效的加成。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对产品经理的沟通工作影响很大,但性格类型并不会是产品经理工作能否做好的决定性因素,而补足这一点的办法也有很多。
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
- 可以每天尝试着画产品逻辑图、流程图,培养全面周密的逻辑思维。逻辑图用来体现产品的整体信息架构和交互逻辑,帮助你熟悉交互逻辑和信息架构,时间长了你就对产品逻辑变得很敏感了。流程图用来体现用户的某一行为过程。用户行为实际上会有很多可能出现的分支,流程图的作用就是在体现用户行为的同时,把这些分支也体现出来,帮助你提高思维的严密程度。
- 有时间学学以后需要经常打交道的编程语言,首先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模拟功能的实现;其次可以防止跟RD打交道的时候提些不靠谱的想法,少走更多的弯路;再者可以增加RD对你的认同感,让以后的沟通成本更小;而且,万一你负责的产品出了技术问题,RD不在,作为PM的你会是最优先的救火员。
- 经常提升提升设计、数据分析等等技能,常常看看身边的数据,学习某个常用软件,或者设计个icon之类的小元素,更有利于跟各方面的负责人沟通,艺多不压身。
- 此外就是看书,多看各种专业相关的书籍,甚至统计、设计、心理学之类。书单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优秀的工作态度,能够避免很多由于态度不周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问题,比如PRD不详细导致与开发人员多次确认细节、项目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项目delay等等。
所以,能不能成为一个好产品汪,其实跟性格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有多努力,至少目前我觉得是这样。改编下那句著名的话,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绝大多数时候都轮不到谈性格。所以,还是先好好学习吧。
本文为作者Eason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带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