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出来的创业者和草根创业者的优劣对比
首先来自淘宝大学校长子柳关于此问题的回答:
旗帜鲜明的认为BAT出来的创业者劣势更多。我们就从结果上来看,参照 PingWest 做的一个《互联网创业族谱》,那些从BAT出来的创业者成功的几率明显不如二线互联网企业出来的人(我所定义的二线指的是网易、搜狐、金山、新浪、 Google中国、盛大等)。看下面的图的时候不要只看数量,看真正做起来的数量(说多了得罪人),例如网易的就很牛。
这里面一定有一些 规律,我分析的是认为BAT里面资源非常丰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很多人会把平台的成功误以为是个人的成功,其实他们做的是从60分到80分的事情,有些 甚至只是因为善于抢占资源而带来的成功。在这里面比较牛的人,出来之后面临的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局面,做从0分到60分的事情,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这 种感觉用一个通俗的词来形容就是“不接地气”。除此之外,他们创业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有后路可以退”。而在网易搜狐金山这些企业工作的人,平时就是在 夹缝中求生存,要啥没啥,只好自己练功,出来之后更是可以大展拳脚了。
他们的优势另外几个回答已经说的很好了,人脉、资源、眼界等等,这些对运营类的项目优势更加明显。如果出来做强运营类的项目,BAT里面的人能够找到更好的资源和推广渠道,也能拉来更多的启动资金,这个往往是那些“草根”们求告无门的地方。
当然这些“二线互联网企业”本身也不是草根了,草根代表了太多的人,很难说他们是什么类型,你说王思聪这样的人没有加入过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他创业是不是草根?草根的优势就在于多而杂,能够长出各种“奇葩”。
周开拓@知乎关于此问题的回答:
优势:
1.主要的优势就是见过足够多的失败的项目和产品,这确实是一般公司出来比不上的,一般公司一年搞死1~2个产品就快倒闭了,去BAT呆一年,随便让你见识十几个产品从生到死从叼到搓。做产品知道如何失败比如何成功重要。毕竟复制成功纯属扯淡,复制失败还是挺轻松的。
2.BAT的光环,能唬住一些啥都不懂的投资人。
3.如果你自己足够牛逼,加上运气好,可以认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人,也许你创业的时候拉几个兄弟会方便很多。
劣势:
1.知识面狭窄,大公司的通病,每个人就做一块,如果自己不够勤奋学习,知道的东西永远很少。
2.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呆久了只学会做人了。
3.以为BAT的游戏规则就是世界了,举个例子,在大公司,抢到资源(比如两个团队同时想到一个事情),抢到老板的支持,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在外面也是这样的游戏规则么?
基于周同学关于此问题的回答,小编觉得有志创业的同学在BAT这种公司要懂得三省吾身,只能这样不能不忘初心,不做温水中的青蛙。
PS:小编是知乎重度用户,欢迎大家关注,粉必回哦!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边缘整理自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并保存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