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
不知道大家的网购习惯是什么,之前我总是按“销量”排序,哪个卖的最红火,就去买哪个。买东西之前,总要在评论区,看看其他人的评价。
这个月交流会做完,更为深刻的认识到“从众心理”这个词:大家其实都在看,如果第一个人的自我介绍是“张三/某某公司”,那后面所有的自我介绍,就都是这种类型……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这是一种很庞大的力量。稍微玩一下,可以让交流会进展顺利。
用心做一下,就是一笔笔的真金白银。
怎样利用从众心理?
- b2c行业里的删除差评
少数服从多数,众口一词的好评,很利于促使消费者跟风购买,但凡有一条差评在里面,客户就会掂量掂量是否放入购物车。 - 团购网站的假购买
影响人们是否随大流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他们身边的人群大小。很多时候,一样事物的成败,看他初期的发展就明白了。如果这个东西,刚上线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用户就会认为是划算的。反之,则从众行为会大幅减少。 - 抢第一时间
玩传奇,每当新服务器开服,都会聚集一帮的人在线等待,统一的名称,及早的介入,打造某个行会的品牌。越早的建立团队,越早的吸引人们加入,就越有实力。越有实力就越能吸引后来的人。滚雪球,越滚越大。 - 名人代言
上级决定的问题,即使是错的,也很少有人会提?为什么?他是权威,他真错了吗?大家都不提,是他错了还是我错了?用名人去说一句“防脱发”,比平民说100句都更为有效。 - 某某评比
2010年度图书销量排行榜/最让女孩心动的十大圣诞礼物/某某软件横向评测……
很多用户认这个,也就有很多机构来评这个,甚至是自评“最佳”,或者雇佣水军,去刷票,或者是用技术手段干扰视听。忽悠一句“3亿人都在使用的某某软件”,你是不是也就一起去使用了?
贝格贝岱的《曝光广告内幕》写过3个词:
你们迫切需要一样商品,一旦获得后,你们又迫切需要另外一样。
享乐主义并非人道主义,而是现金流转。它的座右铭就是:“我消费,故我在。”但要创造需求,必须挑起妒嫉、痛苦和贪婪。这些就是我的弹药,而我的靶子就是你们。
妒嫉、痛苦和贪婪……
这3个词都是建立在从众心理的基础之上。
去看iphone的发布速度,人们总是喜好于追求时尚,从1代到4代,每个群体都在快速的迭代。乔布斯玩的就是从众心理,总是有一个更超前的新品,有一群追求它的人,在前面等你靠拢。
人家玩的这么好,换咱们公司,怎么玩呢?
源地址:http://uicss.cn/sheep-mentality/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