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衬线使用上的细节
之前就很想写这样一个很无聊的技术性文章,我这块只是在技术当中也不算是一个码活,靠的就是细致还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以及不屈不挠的耐心和沉着。
说不出来很多废话,下面来看我的一些比较粗浅的总结
这是一套关于Button的实现,如果对HTML有了解的话,应该知道active和hover伪类,并且在网页体现中,他们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至于牵扯到现在就是设计上也不仅仅只是一个button样式那么简单,还要考虑acitve和hover的效果,就像下面实现的图稿一样
就这么一看,当然什么都没有,但是做设计的,或者简而言之就算是做美工的,也应该把小图放大个两三倍去看,会发现一些自己可能会忽略的细节:
这就是我现在主要想提到的衬线,这张button主要使用了内衬线,还是围了一圈的,没有使用渐变蒙版。
文字上其实也使用了图层效果来代替一点一点去刻画衬线,这个技术以前在站酷上看到一个设计者总结过,这是原文的链接,我就不多讲文字修饰了: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MTQ2NDA=.html
我总是问大家,为什么喜欢用阴影,用阴影觉得加了效果了就好看了吗?有阴影,那你的光源又在哪里,两处都加角度相同的阴影,那么有多少光源?这阴影的设置和光源匹配吗?
这都是设计者要问自己的问题,设计师做设计稿是有理由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下面这一张设计图做的边线衬线使用更为细致
我们看看它的原图:
再看看放大后的按钮旁边的那条细线,粗浅一看是两条双色线显出刻下来的效果,仔细放大才发现是四条线。
同时,按钮上不再是简单的一圈衬线了,衬线使用了蒙版,因此有了过度,上面和下面的内衬线很明显,但是中间的衬线慢慢被蒙版遮盖,文字使用了阴影,符合背景的深绿色来辉映上面的白色字体。
中间制作了一层比较淡的渐变,非常友好地体现出立体感。
页面body的边缘也是有衬线的,要仔细发现它
然后下面是只使用上衬线,下面用阴影代替立体感的button设计
使用上下两根衬线,衬线采用渐变蒙版
只采用下衬线,渐变到上面慢慢减淡的效果
更为复杂地使用衬线体现光感
为什么会产生衬线
这是美术光学的影响,在学素描的时候,刚开始老师都会那么讲,哪里的线要加重,哪里有反光,哪里有阴影,为了体现物体在2D效果上的立体感,我们只能更加熟练地去运用光线来体现。寻找自己虚拟出的光源带来的高光、亮部、中间色、暗部、投影、明暗交接线。再提一下,为什么不让大家使用太过强的渐变,不论是色向上还是亮度上还是饱和度上都不可跨度太过强,某些特殊情况除外。因为这样强烈的过度根本不带真实感,给人一种很不舒适的感觉。我始终坚持设计贴近生活,源于生活。
源地址:http://lazymaru.co.cc/?p=98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