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觉醒
《设计的觉醒》是日本设计教父,无印良品的缔造者田中一光与设计相对三十年的所感。设计的职能是什么,设计工作如何在社会中发生作用,有怎样的解决的方式?《设计的觉醒》带我们回到现场,跟着田中一光诙谐优美的文字,以细致敏锐的观察,感受工作与生活间无处不在的设计意识。
日本设计崛起的时代热风、“无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诞生、年轻设计师职业敏感的养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设计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头思考,觉醒的,也许不止是设计。
《设计的觉醒》作者田中一光说:二十一世纪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反省和挽救之责任。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当理想的蓝图在近代都市的延长线上慢慢消失,某种怪诞的宗教就开始在人们荒芜的心灵中悄悄潜入。
在《设计的觉醒》这本书中,田中一光一直用平时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说了他这一生设计思考的觉醒过程。
田中一光,是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是平面设计领域的教父级人物,在书中他有详细的说自己的设计构想,工作的细节,以及很多设计一路的成长,而且读了那本书之后,感觉田中一光不单纯只是一个设计师而已,他更是一个在二战后的自觉反省的日本人的典例,探究着日本人真正的需求,真正的设计。他的这本书反思设计与社会的碰撞和带来的影响。设计解决了现实问题的方式,跟着这本书的文字,感受到设计工作与生活间的共鸣和无处不在的设计灵感。田中一光用他一生坎坷的经历以及辉煌的设计历程来诠释设计思考的觉醒过程,而因为他经历了日本的二战后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用一生的时间去引导平面设计的方向。
书中也写到无印良品,我一直对无印良品很好奇,那种简单的设计所带来的人类新的认知,很简单很干净,是我喜欢的那种设计,我一直就喜欢干净的设计,不复杂。其实越简单反而越难。
这本书的目标是为让人们了解在中国经济日益强盛,设计日益为大家所重视,同时又出现了各种困惑的现在,试图让大家通过田中一光的设计思考,去了解对于那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在普通不过的日常我们其实是多么“不了解”,进而让人们站在新知识的肩膀上,邂逅新鲜的“设计”,让“设计”在自己的身体中觉醒。
设计的觉醒过程,就是设计师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认知不断觉醒的过程,这意味着司空见惯的东西里也有大量的值得我们去再发现的未知部分,“觉醒”是设计应该扮演的重要角色,《设计的觉醒》就是试图给我们提供接近设计觉醒的入口。
书的后半部分是朱鄂写的田中一光的传记。这我很感兴趣。以下是我摘取的几个田中的特点
1。他幼时喜欢看戏,包括音乐剧,舞台剧,舞剧,还有电影;
2。他的青年时期正好适逢日本战后大发展,举办奥运和世博。(他们那里的盛会的举办模式和我们这里不一样);
3。奈良——京都—东京,这是他住址的变迁
4。他一生未婚
5。他爱做菜,从他工作室出来的助手都可以做一手好菜。据说女孩去他那里工作一年,就可以成为准新娘。
6。他年轻时一直有贵人相助,前辈提携。到中晚年他也一直扶植新人。
7。跨领域阅读,他的阅读量很广泛,虽然书中没有写的很详细。
8。好奇心很强,好环球旅行。
从书中我学到了田中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及他对自己所见之物的思考。觉得一个设计师一定要勤于思考。还有我们做设计的人要和做设计的人多接触,互相学习、进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慢慢的我相信我们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来自:腾讯CDC体验设计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