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O2O集体恐慌症该如何破?
在一连串的渠道终端走访中,明显的感觉到传统企业对互联网和O2O的恐慌,而且因为纯互联网公司和某些品牌狭义的互联网思维的做法,导致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恐慌被无数倍的放大。这一次的走访沟通,也让渠道终端清晰的明白了真正的O2O是什么,品牌企业真正的定位是什么。
所以,今天这个话题就是来说说:传统企业如何正视对互联网和O2O的恐慌?
现在的互联网思维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第一,因为纯互联网公司和意见领袖是互联网思维的既得利益者,所以自然拼命鼓吹互联网思维;
第二,是媒体要炒作概念,制造热点,唯恐词不信语不惊人;
第三,新创业公司等同于一个互联网公司,他需要利用互联网恐慌来获得关注和免费宣传、流量;
第四,小体量的企业,全面转型到互联网的小而美的案例,只能是个案,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问题;
第五,大型企业内部分利益者希望通过互联网思维来搞运动,实现政治目的。
以及,还有等等……
在这种互联网席卷一起,打倒一切的互联网思维中,我们需要认真的冷静的进行反思:
为什么那些互联网公司现在开始拼命做线下?比如小米,京东,天猫等
为什么那些小而美的O2O公司,现在已经开始销声匿迹?
为什么那些互联网思维代表的公司,现在转型转行或者向传统企业纳投名状?
为什么最近几家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培训公司或者课程,开始逐渐衰败或者遭企业冷落?
为什么媒体炒完互联网思维,又开始炒O2O?
为什么一些传统大型企业,在做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品牌后,开始出现左右互搏、严重内耗的痛苦?
为什么互联网品牌占的市场份额,占整个中国市场的远远不到一半甚至十分之一?地大物博的中国市场,可能被互联网一夜或者几夜之间占据么?
为什么互联网的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转化率降低?
传统企业不要去做O+O,简单的线上+线下,多了一个渠道,而这个渠道还是冲击传统渠道,所以真的是1+1=2了,是二了的二。
也就是说,传统企业是否要用自己的短板来做互联网品牌,而去和互联网公司PK?而不是在自己有优势的资源上进行变革和重构?
我们需要正视一些问题:
第一:大体上可以类比互联网是美国,传统线下是中国,而消费者体量决定一切。所以庞大的区域差异、群体差异的中国市场,不是一个互联网可以搞定的;
第二:的确,互联网是个趋势,移动电商也是个趋势,还有社交化移动化的品牌社群。但这不代表是取代或者消亡传统线下,而是传统线下要利用新思维和新技术来优化和改造自己的优势;
第三:你的优势是线下和渠道,用SoLoMoCo(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电商化)来改造自己,盘活线下,提升客户体验;
说到底,就是“师夷之长而制夷”,传统企业也是这样,师从互联网思维之长,而优化改造或者重构自己的线下,让线下变成融合的,从而实现与互联网的PK。而最终获胜的,一定是互联网思维和O2O转型成功的传统企业。
本文来源:bianews/叶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