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PM谈输出效率优化
做PM两年有余,基本靠四板斧:
- MindManager,制作脑图,理清功能结构;
- Visio,做逻辑流程图,理清逻辑顺序;
- Axure,做交互原型,把构思的产品用相框图和简单的交互效果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
- Word,形成最终需求/规格文档,交付开发的最主要依据。
最近亲爱的老大提到如何提高PM输出效率的问题,联想到之前Y思远兄曾经做过的类似努力,觉得是个可以考虑的思路方向。
在上面的过程中,脑图和逻辑图基本是为原型与PRD服务的,不算最终PM输出的必要产物,因此效率全看PM整理思路的过程中需不需要,因人而异,基本上没有可实际优化的地方。
但原型和PRD,要做出来和其他团队成员沟通用,在提高输出效率上,只有在这两个步骤上做文章:合二为一。
方法一:把原型并入PRD,最后输出PRD。
这实际是我从做PM开始就一直在做的方式,具体是把交互原型完成后,通过截图贴到PRD里,用图文形式阐明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有两个缺点:
1、太多的截图,会导致PRD文档过长,如果再没有做目录的习惯,很容易阅读疲劳;
2、由于交互原型的最终的呈现形式是静态的截图,真正动态的交互功能主要借助文字描述,时常会出现无法完整表达设计意图的情况,最终还是需要附上能动态交互的原型文档。
方案二:把PRD并入原型,最后只输出一个原型文档。
这即是Y思远兄曾经尝试过的方式,也是这次讨论会上被提及的一种方案,做法是在交互原型的旁边做注释,这样的优势确实比较明显:
1、在文档中,交互是动态的,加上旁边的功能阐述注释,更容易理解;
2、看文档的人,他看注释的阅读流和操作流是一致的,并且由于内容基本都被限制在一屏内,不用总是来回用滚轮翻页定位,阅读不会有太大困难;
3、借助于原型文档自动生成的,左侧的页面结构树,在设计页面较多的时候,也能够快速进行跳转地位,不易发生因为设计方案太长有部分内容被忽略掉的情况。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方案二貌似很少见到实际使用的先例,毕竟这等于是消灭掉了言PM必谈PRD的情况,是否容易被行业习惯所接受,是个问题。
为了不让这样的好点子就此消失,于是也记录下来,希望有朝一日有助于各位PM同仁的工作。
来源:早读课 作者:闲云囧人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