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屏营销:现在进行时
7月,优酷土豆推出ESS资源优化工具,提出了“可视曝光系数”,以贴片为基准点,将其他广告形式按照广告时长、位置、面积、媒体环境等进行折算,得出它的“可视曝光系数”,让跨平台的广告效果评估从此成为可能。
如果说在2013年6月,古永锵首次在业界提出多屏战略时,更多是一种洞见和发展规划,到2014年年中,短短一年时间,多屏营销早已经成为广告主切实的重要营销策略。近期的世界杯大事件中,在优酷投放的广告主中,高达86%的品牌选择了多屏投放。
多屏营销主流化从2013年发端,而在2014年已经成为现实。从用户土壤、业界规范到广告主投放,多屏营销经历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大跨步发展,也带来了大批经典案例和创新红利。
从2亿到6亿 用户土壤建构营销蓝图
2013年6月“多屏战略”首次提出时,优酷土豆的移动端日播放量为2亿,而截止到2014年第一季度,优酷土豆移动端日播放量更是飙升到了4亿。不到一年,一倍的播放量增长,凸显了用户习惯的快速迁徙,也构成了多屏营销的肥沃土壤。
从数据上看,行业的整体走向也是如此。以艾瑞MUT为例,观察近1年移动视频行业整体月度时长走势,我们发现在2013年末2014年初出现了行业的爆发性增长,成为整个行业的“拉门槛”时期。2014年7月,优酷宣布多屏全流量突破6亿,其中移动端流量占比已超60%。
规范已成 多屏营销生态走向成熟
和传统营销,甚至PC端营销相比,营销生态包括广告效果衡量、多屏投放标准等的建立和成熟,是制约新生事物多屏营销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3年年底,由MMA发起的,优酷土豆主力参与的移动端广告行业统一SDK监测标准出炉,行业监测环境前进了一大步。2014年初,优酷土豆成为第一家支持行业统一SDK监测的视频企业,拉开移动视频广告投放标准化的序幕。
之后,更多的行业标准逐步建立。5月, MMA无线营销联盟举办无线广告监测标准发布会,优酷土豆率先在视频行业内通过In-App 广告API监测标准,以及In-App 广告SDK监测标准; 7月,优酷土豆推出ESS资源优化工具,提出了“可视曝光系数”,以贴片为基准点,将其他广告形式按照广告时长、位置、面积、媒体环境等进行折算,得出它的“可视曝光系数”,让跨平台的广告效果评估从此成为可能。
移动收入超30% 广告主大揽创新红利
随着用户土壤、营销生态的成熟,广告主开始越来越青睐多屏营销。优酷土豆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移动端收入已经超过30%,截止到今年6月份,在优酷土豆平台中,每2个广告主都有1个选择多屏投放方式,其中以日化、食品饮料及金融客户为主,而多屏贴片、多屏剧场则最受青睐。
同时,多屏营销在覆盖人群、传播效果上的优势也进一步推动了广告主的投放意愿,根据优酷土豆BEE调研系统对大量多屏投放案例的监测数据,在相同预算情况下,多屏投放能够为品牌提升45%的人群覆盖,而品牌认知度及品牌好感度也提升30到100%不等。
在今年优酷世界杯营销中,86%的广告主选择了多屏投放,其中多屏曝光的预购率和推荐率分别比单屏曝光提升了14%和34%,红利不能更多。
短短一年,梦想已经照亮现实。从链条前端的用户,到链条另一端的广告主,多屏战略已经启动了正向的滚雪球效应,积聚各方力量不断壮大。对这一年之后的未来,我们显然抱着更多的期待。
本文来源:中国软件资讯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