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三大迷思
现在很多有关大数据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数据收集进行的,但是除非内外部用户能够方便地消费这些数据,否则它们将一文不值。
Michel Guillet 来自提供数据可视化的 Juice Analytics 公司,他认为有些公司在跟大数据打交道时往往会陷入这三大迷思:
迷思1:内部的数据用户需要的是灵活性而非指南
去杂货店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东西太多不知道该选什么的情况?
大数据也一样。事实上,尽管你的主管也许表达了对更多数据(更多的指标、更多裸数据访问、更多图表等)的兴趣,但那只是一种不确定的表示,而不是对更强劲分析的兴趣。这些人不确定究竟要这些数据要干什么,因此他们认为也许把全部数据要过来更好。
用户希望被引导到答案去,他们希望展示的数据能消除不确定—而不是产生更多的问题,哪怕为了回答在数据上面多花几分钟这些人都不愿意。
要在报表设计上面多花点功夫,给用户指出一条清晰的探索路径,这才是正道。
迷思2:我们的客户没有要求
客户虽然未必直接要求数据产品,但是间接的表达是会有的。在他们对你、你的销售或者支撑团队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感受到:
• 跟业界平均相比如何?
• 我怎样才能更频繁地访问我的数据?
• 我组织的其他人可以访问吗?
• 我得给老板做个月报表。
客户很少会在项目一开始就要求大数据报表,但到最后总会提出这个要求。如果在设计时将这一点铭记于心,你就可以更好地处理系统需要收集的东西并理解其原因。
迷思3:客户的数据我不能收钱
你卖的不是数据,而是合并进分析中的剖析、指标、算法和展示,这些提升了数据的价值。不要把数据产品定位为“容易访问裸数据”,而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你能不能轻易地把客户的数据与其他客户群的进行比较?有没有第三方来源来进行基准比较?
尽管客户的确拥有自己的数据,但你可以通过特定行业指标、客户基准以及建议等提供增值服务。
大数据可以成为你公司的竞争优势,前提是避免炒作,并形成一套有目标可量化的大数据收集与使用计划。
[本文编译自:inc.com] 来源:36氪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