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是否必需有竞品来参照?
看到很多SWOT分析,竞争对手都没有,居然出来报告了。深深不解。网上也没有找到特别让我满意的说法。虽然swot分析法现在好像过时了,但这事困挠我好多年了。
漫谈地探讨这个问题,也别说是指教了,当作我们朋友聊天。
不知道你看到的所谓“没有竞争对手的SWOT报告”是纯学院派的经济学论文,还是生搬硬套的创业计划书……可以断言无论出自何处,不会是出自资深企划人士之手。
“剑法不是用来看的,剑法是杀人的剑法”;分析工具也不是用来映现环境的,分析工具是用来制定企业战略的。
资深企划人士要有这样的基本觉悟。
SWOT分析中可以没有竞争对手
资深企划人士的SWOT分析中也许同样没有竞争对手,但竞争对手的影子无处不在:
优势与劣势都是企业相对竞争对手而言;而机会来自竞争对手的劣势,威胁来自竞争对手的优势。
也可以在“威胁”环节对竞争对手加以展开。
SWOT的结果其实亦是竞争战略:有机会但劣势防御,有机会且优势进攻,有优势但威胁迂回,有劣势且威胁风紧扯乎。
SWOT分析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要解开深深不解,就必须回到SWOT分析的本质层面。
变化的是环境,随之变化而变的企业战略,SWOT分析法本质上只是在环境与企业战略之间起转换作用,过程表达式如下:
环境——>SWOT分析——>企业战略
SWOT分析法不会过时,过时的只是没有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企业战略;就像看到自己的鱼尾纹,不能说镜子过时了,过时的是我们的脸。
(P.S. 如果还是认为SWOT分析法过时了,也可以采用其升级版“POWER SWOT”来将分析结果进一步量化,不知是否适合你,自己用得不顺手,所以不展开:
http://baike.baidu.com/view/3712320.htm)
SWOT分析必须有竞品来参照
其实上面的过程表达式已经说出真相了,SWOT分析当然需要竞品来参照;但将对竞品的参照过程如果放到SWOT分析中进行就不太专业,在之前的环境流程中就应该完成对竞品的参照。
把上文的过程表达式进一步展开:
环境(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对手分析、销售渠道分析、市场潜力分析、销售预测分析)——>SWOT分析——>企业战略(在哪里竞争、怎么与众不同、怎么赚钱)
就是这么一个过程。SWOT既是环境分析方法(机会威胁关乎环境),又是战略分析方法(优势劣势关乎企业),它扮演的就是转换环境为企业战略的角色。
总结:
SWOT分析法是环境到企业战略的转换,不会过时。
SWOT分析必需有竞品来参照,同时最好在之前的环境分析环节完成参照。
SWOT于经营管理者来说,只是一种用来理清思路的工具,以便于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思考所面临的环境、机会、劣势和威胁,从而从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于企业经理人来说,展示出来的亦是一种思路,可以用来分析问题,可以用来装B,也可以用来忽悠老板。
任何工具,都没有绝对的利弊,也没有绝对全面,我们要灵活应用才是王道。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喵了咪 整理自 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并保留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