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产品狗的自我修养
在朋友圈里问了一个问题:“有用户反馈用兔子视频看电影,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他想从睡着的那个时间点重新播放,怎么破?”。估计是这个需求有点霸气,引发回复如潮,多年不冒泡的朋友们都跳出来了。看了大家的建议和讨论,促使我写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对于这个需求,大家想到的解决方法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类:
1)设置定时提醒,不反馈就终止播放;
2)利用摄像头的图像识别监控到用户闭眼的时间点记录;
3)利用mic做鼾声分析记录;
4)手环叫醒。
第一类方案是定时提醒,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又可细分为简单弹窗、问答式弹窗和睡前模式。定期弹窗和问答式弹窗类似,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比如10分钟)弹窗问用户:“您还醒着吗?”,类似于导航仪问的:“您是在主路上吗?”;睡前模式则需要主动做系统设置,然后需要用户每隔一段时间按下遥控器的特殊键,告诉兔子我还醒着,用户不按键了就视为睡着了。
这方案,应该算是技术出身的最初级产品狗的最爱。为什么这么说?不考虑用户提需求的真实目的,为了功能而功能,反正功能我做出来了,而且你可以选择关闭这个功能,你不用是你的事情,我可以给老板交差了。为了这个及其小众的需求,不惜骚扰绝大部分用户。
第二类方案是利用摄像头识别,可以用kinect或者其它外置摄像头,据说摄像头识别用户是否睁眼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识别用户闭眼或者身体长时间不动后,记录当前播放的时间点,下次进入时自动跳转到该断点播放。
摄像头啊!图像识别啊!运动检测啊!多么高大上的解决方案,这简直和当年那个著名的X光透视检查空包装纸箱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和第一个方案比,起码做到了不骚扰用户,谁需要谁添置,算是个好一点的方案。
但是,只好一点。三星的摄像头识别技术能够判断睁眼闭眼,但是放置在电视上的摄像头能吗?3米及以上的远距离,即便是能判断,也要来回调试半天吧。再说,带着3D眼镜的同学咋整?用kinect的运动检测判断,遇到我这样的看电视就是不动的选手,你咋识别?让我捧一把花生瓜子不停吃?提这方案的,经验比前面的丰富,出身不是BAT就是Google或者Microsoft。
第三个是鼾声分析方案,系统检测到用户的鼾声,记录播放断点,停止播放。用户下次进入时从断点开始播放。
这个应该是纯粹爱开玩笑的产品狗的玩笑啦,即便假设所有人都打鼾,即便假设你能识别出来哪些是鼾声(在播放视频的背景音条件下),即便假设从睡着到起鼾时间的间隔不长,即便假设打鼾用户都买的起Mic并且都会安装,那么,亲,您准备把这个Mic装在哪?不会又假设用户的遥控器上都有Mic吧。
第四个,手环震动叫醒(shit,又要另外添置硬件。。。。),虽说也不是很满意,但这是目前为止我觉得相对靠谱的方案。不改程序,不记录什么时间点,手环一发现主人睡着就震动叫醒继续看。
有人可能会问:”用户要的不是记录断点,下次从断点继续看么?”。经验更丰富的产品经理会问自己:”他的目的真的是下次进来从断点看么?他实际想要的是什么效果?”。用户其实只是随口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他真正要的是完整得看完影片而已。反正影片最长也就三个半小时,何不在刚睡着的时候就直接叫醒用户继续看呢?
能进化到刨根问底思考真实需求的产品经理,修养已经比第一类高很多啦。
最后,其实还有一个方案,那就是:没必要为这个需求做任何改变。
讨论并没有结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来源:新浪科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