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论何时能够成立
入口这个事,必须供需双方出现井喷,一旦两头丰裕出现,中介入口就会产生价值。否则,且不说运营如何,单是那个逻辑,就是很难成立的。
商业世界是由供方和需方共同组成的。一般来说,从最源头的供给到最终的需求,中间会经历一道又一道的环节——这个被称为中间环节,或者说中介。互联网一个很大的特征是:摧毁中介。
然而,很难有最源头的供给与最终需求直接配对的情况出现,互联网在消灭大量中介的同时,又培养出一个大型中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搜索引擎作为中介,几乎成为了信息世界中的王者。
中介,有时候会被称为“入口”,通过这个服务,再获取其它想要的。搜索是例子,阿里巴巴的所谓“电商”也是一个例子。事实上,阿里并不是卖货的电商,但它成为了桌面上最强大的电商入口。最近阿里在上市过程中披露了一个信息:一个天猫等于六个京东。相对来说,京东更偏向一个卖货的。京东与阿里的区别就在于,京东关心商品,而阿里关心的是商铺。
很多创业项目都有一种“XXX领域里的淘宝天猫”这种愿景,其实就是供需双方进行配对。
这个事传统线下就有很多人在干,线上因为能够做到迅速铺开,诱惑力更大,而且看似不重,无非就是信息匹配——这是互联网的强项。做中介式的入口简直有一种躺着收钱的感觉,。我的看法是:入口这个事,必须供需双方出现井喷,一旦两头丰裕出现,中介入口就会产生价值。否则,且不说运营如何,单是那个逻辑,就是很难成立的。
先举团购的例子。团购网站的供给曾经一度火到不行,从百团大战一路变成千团万团,在如此之多的团购站供给之下,团购的中介方——比如团800——就显得比较重要。因为消费者不太可能去一万个团购站找团购项目。但问题在于,团购站本身也是一个中介(商家是一个供给方),且团购站互相竞争之后,慢慢大量团购站死亡。于是,供给减少,团购站的中介就很难在商业上继续成立,在这个领域中,团购本身就是入口,在团购之上再做入口,意义和价值会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再来说一下P2P,这个概念最近很火,据说也有两三千家的规模了。大量供给出现,需求那一端,经过各类宝宝们的教育后,普通老百姓也至少开始接受“互联网小额理财”这个观念,大量需求也出现。于是就有人想捣鼓P2P的中介,做类似团800的项目,只不过,这一次要集结的,不是团购站,而是P2P站。
P2P站会不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竞争后,只剩下几个大的?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会”,那么P2P中介平台,就会丧失意义。如果“不会”,那么随着P2P玩家越来越多,它的意义就越大。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有可能“会”。一方面是P2P很有可能会颁发牌照,不是谁都可以开办的,另外一方面,征信实力强弱极有可能会使得P2P最终只剩下几个大玩家,而这几个大玩家本身就是资金和项目之间的中介,似乎不太需要再在中介上加一个中介。
左手牵买方,右手牵卖方,居中配对,上下其手,公司又可以摆脱“脏活累活苦活”,这种阿里模式(包括百度那种搜索其实也差不多)吸引了很多人,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在该领域复制一个阿里出来的想法,但其实并不是所有领域都能复制。如果供给这边不是数量众多的话,那就像在一条没什么车辆的公路上想设卡赚钱,基本上是徒劳无功的。(本文来自《商业价值》魏武挥专栏,网络独家首发钛媒体)
转自:http://www.tmtpost.com/119041.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