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之死:认真你就输了!
如果可以,每家IT公司都应该为自己失败的作品盖一座墓碑,这样,到了公司成立**周年纪念日那天,所有的员工都可以默默走到那些墓碑前虔诚地为它们焚香祷告——莫忘来路,莫失初心!
就在两天前,微软自家后院的“烈士陵园”名单上又添加了一个非常幼齿的名字:“小冰”,这个早早夭折的微软智能聊天工具,也有可能成为微软历史上最短命的产品,毕竟在此之前,包括MSN、ZUNE、KIN等产品虽然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但至少还能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生命轨迹,仅仅只上线了72小时的“小冰”却是突然死亡的,它的墓志铭该怎么写呢?或许是“这孩子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有意思的是,关于“这孩子”的死因,微软和微信平台各有一套说辞:微信的解释显得非常工程师——“经过查证后发现该产品涉及模拟用户操作,诱导用户拉群、批量注册垃圾账号等影响平台规则和用户体验的违规行为”;而微软公司这次走的却是煽情路线,将小冰比作“人民的女儿”,称“腾讯公司以微信中出现一些假冒小冰为借口,在两小时以前,将屠刀砍向了真正的小冰。”
在“招远事件”发生两天之内,我们看到了无数谴责的声音充斥在网上,但同样过了48小时,面对“史上最人性化”的聊天工具“小冰”之死,更多人选择的是淡漠和冷静,这样一来,即使是微软也没法再继续拉着企鹅的手碎碎念道——“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受了欺负的微软,却迟迟没得到大众泛滥的同情心。看来“人民的女儿”不一定个个都能长成奶茶妹妹,说不定在大家心目中它就是个凤姐那样的丫鬟命。而站在“小冰”的墓碑前,微软除了感到悲愤之外,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
首先,微软创造“小冰”的初衷是建立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集合搜索产品,将无数信息进行结构化整理之后,再通过聊天机器人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生活化服务。这就好像把苹果的siri功能与百度问答结合在一起,在技术上缺乏创新,这款产品注定难以摆脱浓浓的山寨味道。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次微软很善于捕捉中国网民的心理,通过引进网络红人奶茶妹妹来制造传播话题,但奶茶妹妹为“小冰”带来的却不仅仅是高涨的产品参与度,还有倾斜失控的产品关注点,在“小冰”测试阶段,其微信群里就出现了大量“调戏”小冰的情况,大部分使用者将“小冰”与章泽天本人划上了等号,这也让一款原本应该高大上的科技产品在不知不觉中蒙上了“色情聊天工具”的阴影。说到底,营销技巧上的投机取巧只能胜一时,当用户的新鲜劲头过了,奶茶妹妹的热度退了,“小冰”的客服身份能否恢复也成为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最后,对于“小冰”的猝死,微软应该反思的是其在社交平台建设上的缺乏远见,倘若微软不是自己断送了曾经在中国如日中天的MSN服务,恐怕现在也不用寄人篱下把“小冰”送到企鹅的羽翼下孵化,“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你什么时候见过苹果将自己的SIRI技术安装在Android手机上?
当然,“小冰”虽死,但它所引发的江湖恩怨或许还远没结束,比如马化腾、刘强东与奶茶妹妹章泽天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假如哪天“小冰”二代又满血复活的话,稿件的标题就该是“刘强东怒发冲冠为红颜”了。
可以说,微软这次在短短的一周内成功制造了一次网络事件,“小冰”生前就已经饱受争议,而它的突然死亡还有可能引发腾讯帝国内部的一次内讧……但抛开这些,“小冰”这款产品还有啥好说的呢?可能既无关输赢,也谈不上有多认真。
对于这件事,认真你就输了。
来源: shuziweijing (微信号)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