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交之痛:朋友圈的开放与悲伤
够了,真的够了,我只是想要一个干净的朋友圈,仅此而已。
微信不鼓励利用个人微信号进行营销的传统早已有之,朋友圈作为私密的生活社交圈,本就不应该出现大量的商品广告信息,这对平台无疑是致命的。
腾讯官方日前也正式发布了公告表示,将会对部分通过大量添加好友从事商业营销的个人微信号进行联系人数量限制,微信个人账号的好友数量将被会压制到5000人以下。
这则消息一经推出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正常的微信用户对这则公告其实一点感觉都没有,原因无他,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拥有超过5000个好友。每个人可以维系的社交圈范围是极为有限的,我们使用QQ长达十年的时间也没有拥有过如此数量之多的“陌生”好友。
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关系链构成的小众、私密的圈子,它不是营销平台。我们不鼓励利用个人微信号进行营销,为了保护用户体验,净化平台环境,微信会对部分通过大量添加好友从事商业营销的个人微信号进行联系人数量限制,并对用户举报较多、涉及假货及商业侵权的微信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不随意的添加微信好友,这一直是我使用微信的基本准则,至今为止个人的微信好友也没有超过300个。
移动社交平台Path的CEO戴维•莫林曾认为,确保被分享的私人信息质量的关键是限制用户实际能拥有的好友数量。在给定的时间内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与现实生活一样,有些好友可能会被冷落,同时也会有新人进入你的社交圈。有理由相信,那些微信好友超过150的朋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微信当成社交工具在使用。
其实仅仅只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好友都已经给我造成了太多的困扰,令我时常最为反感的就是关于真正的朋友在朋友圈里面发的生活信息,因为其他乱七八糟的分享和广告被我不小心忽略的事情。我讨厌加上一些仅仅因为同在一个微信群,或者只是偶尔的一次邂逅,一个陌生人就可能突兀的进入我的私密世界,所有关于我的一切都毫不保留的被赤裸裸的展现给了这个人。这凭什么?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自信的认为我就理所应当的加他为好友,甚至于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和菜头的那篇文章《对不起,我不想加你微信》,文中有一段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就见过一面,没有打过任何交道,彼此全无任何了解。但是,一旦你可以进入我的微信,就可以翻阅我的朋友圈,知道我去过哪里,和谁在一起,吃过什么饭菜,在午夜长叹过哪些话,在浴室里涂抹什么牌子的生发水。与之相伴的,是你的消息也进入了我的朋友圈。于是我的朋友圈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展示自己生活的地方。上午鸡汤鸡汤鸡汤鸡汤鸡汤鸡汤,中午盒饭盒饭盒饭盒饭盒饭,晚上晒娃晒娃晒娃晒娃晒娃。为什么我要看这些东西?”
当然也许我不愿意添加那么多陌生人好友,可能是因为我是一个独特的微信用户。但对于那些立志于微信营销,立志于在朋友圈卖商品(哦,对不起,很多人说买到了假货。但既然都是彼此信任的朋友了,怎么会卖假货给你呢?)、立志于把朋友圈当成挣钱工具的人来说,这项规定无疑是致命的。每进一个陌生的微信群,每参加一次公开的活动,他们的微信通讯录都会多上几个陌生的好友。
“咳,哥们,加我一下微信吧!”这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恰恰偏离了微信作为社交工具的定位。
很多人在大把大把利用朋友圈挣钱,这无疑对微信这个平台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当我看到微信开始限制好友数量时,我不禁拍案叫绝。腾讯终于开始认清营销对社交平台的致命性,至于一些人说这是不尊重用户体验,不禁呵呵一笑。
有朋友开玩笑说黑人人网是一件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这是一艘正在沉没的巨轮,所有的用户都在远离。而说到原因,无外乎都是和人人网的主题人群是学生有关,当他们走向社会自然而然的需要更高一层次的社交网络了。但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无疑是非常可笑的,我们不会有了新浪微博就放弃同学之间的情谊,我们也不会因为在新的社交平台重新开始就忘记了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日志、照片、生活状态,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正是我们青春年华最美好时光的缩影,我想所有人都很难忘记。
真正让我们离开的原因,其实主要还是人人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营销信息。心灵鸡汤、不转不是中国人、转了就能中大奖、好玩的小测试、商品广告等等,正是这些信息彻底毁掉了人人网这个平台,也摧毁过QQ空间,现在它们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同样在摧毁微博和朋友圈。
当我们的生活被彻底湮没在垃圾信息的海洋中,试问一下,我们还有多少心情静下心来用心去社交。
有一天,这些平台上很难再看见一则关于朋友的消息时,也许就是时候离开了。我讨厌微信营销,甚至极端的认为,在朋友圈里分享链接的行为都应该被允许。在这里,我只想看到生活相关的信息。
很多人弃用微博而去用朋友圈,正是因为私密社交对他们的重要性,而现在微信伴随着大量陌生好友的进入,朋友圈早已经演变为社会化的媒体。曾经的我们,在朋友圈里肆意吐槽日常生活,气氛轻松,十分惬意,但后来领导、客户、同事,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涌入了这个原本私密的空间。
发朋友圈开始变得畏首畏尾起来,于是乎我们分享了大量的心灵鸡汤表达了我们人生有追求,我们分享了相当的公司新闻向领导彰显我们的忠心,我们甚至会在一个完全不记得是谁的人发在朋友圈里面的一条状态下面虚伪的点个“赞”。
够了,真的够了,我只是想要一个干净的朋友圈,仅此而已。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