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粉丝如何变成真金白银
粉丝经济要让每一个个体间都可以充分交流、互动、分享。所以,互动绝非仅仅是粉丝与运营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更重要的是粉丝与粉丝之间的网络多维互动。基于兴趣的个体之间的分享,才可以充分挖掘和延伸部落群体的内容价值属性。
在互联网时代,多数人都认可,传统的商业经济将逐步过渡到粉丝经济。先知先觉者,已开始培养自己的粉丝群体。比如从去年开始,快速崛起的自媒体们依托于微信平台开始发力。
粉丝在逐步增长,但粉丝如何变现?对多数人而言,聚集粉丝容易,想要粉丝掏钱,还真很困难。这,的确不是一个困难量级。
纵观如今基于微博微信的粉丝平台,变现难绝非偶然,仍有其客观原因。
微博之粉,细若游丝
微博发展至今,媒体属性越来越强,强媒体的属性,就决定了信息向下传播更容易,而向上反馈就很难。就像早期的网络线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上行和下行带宽完全不对称。这种情况,会造成粉丝群体的存在感缺失,粉丝背后的活生生的个体属性无法彰显,每个粉丝个体都像游丝般气弱无力。因之,完全基于个体的消费行为则很难产生。
信息的单向传播,显然阻碍了双向交流,这是个不平等的互动。外加这样一个缺失个体的一个喧嚣的广场,僵尸粉横行,的确很难让人沉下心来产生冷静消费。
微信之粉,互为隐形
相较于微博,微信主打的熟人社交,让人更加真实、有信,这也是促使一大批人弃微博投微信的根本原因。截止去年年底,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200万个,每日新增公众号8000个。熙熙攘攘,不可谓不繁荣,但真正通过流量变现的,还真是寥若晨星。
不可否认,通过微信的公众平台,聚集的粉丝比微博更真实更优质,这是事实。但离变现,也还差得很远。
由微信公众号建立起的粉丝,仍然是双向互动,而且双向的还不够彻底。粉丝发送的消息,如果运营者响应时间超时,则此后便不允许再回复。当然,这是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增强体验。但由此导致的互动不足,对于变现,并非好事。
而真正的粉丝经济,若要通过粉丝变现,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平等性–大V vs 屌丝? No!
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聚集粉丝之后的模式都是ADSL的,非对称且非平等的,都是典型的大V和屌丝模式。粉丝观大V,高大上,高山仰止;而大V对粉丝,又是居高临下,俯首众生。
这种不对等,就会导致双向的沟通的不顺畅,对于需求的产生和进一步引导都极为不利。而基于大V的一呼百应,所产生的冲动型消费,即使有,但消费频次和持续性都存疑,能否形成持续稳定的口碑扩散传播,则更加的不确定。也因此:
粉丝间要形成强互动
如果说微博粉丝间还能进行些许对话的话,微信的公众平台,考虑到隐私,粉丝之间根本就不认识,更不用谈彼此的互动了。粉丝间要充分互动,是因为:
变现来自需求,需求源自沟通
粉丝经济变现最核心的环节,是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强互动和交流,目前仍没有打通。不管粉丝间意见是否一致,只要不断的碰撞就会产生需求和机会。
而现在的模式,多是运营者提供一些内容,聚集一批粉丝,粉丝更多是听众是看客。然后就想着直接变现。这,太过于简单粗暴了。
粉丝变现的方式,内容仅仅是一个基础,更主要的是运营者需要变换思路:
运营者的价值,不仅仅是内容,更是价值共同体
需要通过提供内容,将粉丝聚集成一个部落,注意,是部落!是部落,就要有头领,头领即是运营者本人,是内容的提供方。其充当的角色,是通过内容,来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者价值观的人聚集到一起,然后为其提供服务,其更多承担一个平台服务者的角色。
这就是一个部落,这样的部落里,每一个个体间都可以充分交流、互动、分享。所以,互动绝非仅仅是粉丝与运营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更重要的是粉丝与粉丝之间的网络多维互动。基于兴趣的个体之间的分享,才可以充分挖掘和延伸部落群体的内容价值属性。也多维的链接,才会产生更多的需求。
粉丝变现,目前来看,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bill.dng , 关注TMT,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billview 】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