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本来就是一项解决问题的工作
设计本来就是一项解决问题的工作。在处理任何设计需求的过程都是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千万不能被复杂的问题复杂化,问题越是复杂,越要保持一颗简单的心。
发现问题–《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了解问题,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对问题整理并解决。
以需要做一个“网易文档”的图标为例子介绍如何对不可视的信息进行处理。
- 我们通常都会接到信息不可视的任务,“网易文档”的图标是信息不可视的状态,根据产品的功能了解到“网易文档”是一个快速在线预览本地和网上文档的产品。
- 将脑子里抽象不完整的信息变成可见的文字(转化成可视的信息),这可视的信息进行头脑风暴。文档 – 资料 – 笔记本,观看 – 望远镜 – 放大镜, office – PDF – 图片 – 代码 – LOGO 。
- 把排列出来的信息按优先级排列,把最三个最满意的信息分离出来,笔记本,放大镜,office图标,并探讨其本质含义。
- 是个怎样的笔记本?怎样的放大镜?怎样的LOGO?用视觉手段加以表现。
集中解决问题 – 80/20法则
80/20法则是帕累托曾提出,在意大利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并且这种经济趋势存在普遍性。后来人们发现,在社会中有许多事情的发展,都迈向了这一轨道。这是一个很大范围的系统,在很多范围都通用。比如:菜单中20%的功能能达到80%的使用率。
(菜单里只有20%的功能是常用的,其他的都隐藏起来或者不突出 ↑)
80/20法则告诉我们在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你的设计中可能只有20%能达到80%的效果,简单的设计反而能达到完美的效果,复杂的设计反而弄巧成拙。这个法则告诉我们可以提高处理设计问题的效率,更可以专注提高设计的质量。如果去专注80%的事情将会得到递减的回报。
问题决定了解决的方法 – 满意法则
满意法则是指人们做实际决策时,是以满意度最高的方案为准。
事物是相对的,问题决定了解决的方法。解决设计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择优选择。只要设计解决方案到达满意度就是最优的选择。
由于人的观念、智慧、认知力、知识、技能、精力、时间等等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不可能总是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找到最佳的目标和最佳的方法,追求极大化;甚至,连最优化的可能都没有。有人认为可以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优,实际上,由于信息、认知、机遇、思考能力、未知的变化、甚至一念之差,他并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最优,其选择也不可能是已有条件下的最优。如果我们把事情的完成到满意度的阶段,这样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可提高。
(按钮的样式虽然简洁却达到满意既可的状态,容易识别,呈现高效率 ↑)
(即使图标+文字呈现更界面化的样式,反而让人感觉复杂 ↑)
小结:
- 整理是认识问题的前提。整理术让信息可视化并清晰呈现,更好的认识问题,所谓知己知彼。
- 把80%时间做20%有意义的事,这20%的事能给你80%的回报。集中精力,攻其要点。
- 针对问题决定解决方法,做到满意既可,可以更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源地址:http://uedc.163.com/1841.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