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O2O:用户倾向于更简短的操作
一个工薪阶层A,走在路上,饿了,他会怎么做?
他也许会想打开一个生活服务类APP,于是会出现以下流程:
需要跨越2个APP操作,操作一路畅通无阻的前提是:
1、他已经下载了需要的APP。
2、使用的APP均有已注册账号。
试想,出门在外,如果没有WIFI,没有强需求,他会下载一个生活服务类APP并打开吗?时间成本和流量成本带来的门槛太高,而且,会不会觉得流程有点“长”有点“复杂”?
如果换一种方式,A在街边拿到一张餐饮彩页,上面印有二维码并提示他扫描后可获得优惠券,流程如下:
所有操作均在一个基于HTML5的优质手机网站内完成,通过二维码扫描即可进入,没有任何下载、切换操作。
A代表大多数对吃没有过多要求,偶尔在外的一餐希望性价比足够高的同时,整个选择餐饮商家的过程也尽可能简短。很多人说移动时代来了,它改变了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选择。普通用户普遍很懒,在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效果一定会选择更短更快的方式。
换一个思路,我们从餐饮老板B的角度重新思考一遍,一个餐厅老板B,餐厅菜品、服务均还不错,他通过移动互联网最想获得什么?客户,因为客户=利润。
如何让餐厅老板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得客户?
1、 搜索关键词广告:有多少餐饮老板会通过投放搜索关键词广告来获取用户?有多少餐饮老板真正知道如何投放搜索关键词广告来获取用户?又有多少餐饮老板能够投得起搜索关键词广告?高成本+技术门槛=望而却步。
2、团购:团购无疑是餐饮行业O2O的利器,但团购的弊端在于利润的缩水甚至赔钱赚吆喝以及利用低价优势吸收的客户无法保存在商家自己手里,商家难以进行多次开发。
3、二维码彩页+手机网站:给传统彩页、海报印上二维码,并在彩页、海报文案中写明扫描可得优惠券,消费者扫描后通过手机注册后领取优惠券,到店使用,让店员在商家附近人口密集处发放彩页。其成本=手机网站+彩页印刷+店员的简单培训,难度在于手机网站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此举的效果。
对于餐饮老板这一用户来说,获取用户的简短操作无疑是通过二维码彩页+手机网站的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成本:
1, 基础成本:
手机网站建站:首先明确一个概念,手机网站≠微网站。手机网站不是固化在单一平台上的网站,而是通过HTML技术建立的独立手机网站。目前手机网站建站选择繁多:老牌互联网巨头百度拥有自己的siteapp——转码站:将用户的PC站一键转化成手机站,优势在于转化方便,劣势在于手机站用户体验较差,功能性不够强。腾讯推出的风铃同样是针对企业移动端提供的建站服务,用户体验较siteapp略有提升,但由于产品进度与市场兼容性不够高,目前全国推进速度缓慢。另一家老牌互联网公司搜狐,为了赶上移动互联网班车也在今年年初推出搜狐快站,在访问速度上由于搜狐原有技术基础较其他手机网站有明显优势,但由于搜狐本身的门户网站属性,手机网站多侧重媒体和展示。除了互联网巨头,近1-2年来国内也有不少优秀的手机网站建站。如突围阿(简称TOWEBAPP),上海一铺信息有限公司(简称YEAPOO)以及国外被google收购的DUDA MOBILE等提供的手机建站服务。其中YEAPOO在今年2月获得Intel的A轮风投。这其中大部分手机建站公司后台均提供在线优惠券的制作和统计功能。目前市面上所获知的手机建站成本在3000-5000元不等。
彩页印刷:彩页印刷成本本身可以计入餐饮日常开销成本。
2, 推广成本:推广采取周边人流密集处发彩页的形式,成本计入员工日常工资。
用户信息沉淀:
用户在使用优惠券之前弹出注册界面,获取用户信息,并通过手机建站后台导出,为二次或多次精准营销做准备。
分析过后,不难发现,其成本仅在于手机网站建站成本。手机网站帮助餐饮老板把用户沉淀在自己手里,这才至关重要。
五一期间,笔者厦门的餐饮朋友联合15家餐饮企业使用二维码彩页+手机网站推广,4天,手机网站PV超14000,UV超2900,优惠券兑换近500张,由此可见:细长耷拉地,真不如短粗强有力。
本文为作者杨昊(微信:chrisyanghao)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