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嘀嘀打车完成7亿美元D轮融资、快的打车数亿美元级C轮融资即将完成,打车软件行业将迎来新一轮补贴大战?
上个月,嘀嘀打车公布官方数据:从 2014 年 1 月 10 日至今,77 天的时间里,嘀嘀打车共补贴 14 亿人民币,用户从 2200 万增加至 1 亿,日均订单从 35 万增长至 521.83 万。今天,嘀嘀打车又对外公布了最新数据:1 亿的总用户中,北京用户已过千万;日均订单目前达 540 万单;通过微信支付完成的订单占总订单的比例接近 90%;订单成功率达 81%。据嘀嘀打车技术副总张博介绍,嘀嘀打车接下来将在产品和服务层面有所举措。一方面,为解决司机伸手抢单的安全问题,嘀嘀打车将推出可固定在方向盘上的按钮,司机短按可抢单,长按可与乘客通话,嘀嘀打车目前正与硬件厂商合作,产品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 5 月份可量产。硬件价格方面,张博表示还不便透露,虽不会强制安装,但收费是肯定的,嘀嘀将对此做相应的营销活动。另一方面,嘀嘀打车发布了《打车软件行业使用及服务规范》,以规范司机、乘客的行为。
之前,嘀嘀打车将 API 接口开放给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去哪儿网客户端,但导流效果不太理想。据嘀嘀打车运营副总张晶透露,从这些第三方应用中导入的流量占嘀嘀打车总流量的比例不到 3%;不过,嘀嘀打车开放 API 接口的步伐不会停,大众点评中接入的嘀嘀打车服务于今天正式上线,嘀嘀未来预计还会与3到4家本地生活服务类公司合作,会优先考虑泛腾讯系的企业。除此之外,针对嘀嘀打车会不会横向切入租车、拼车等领域,张晶表示,Uber模式在中国有政策上的风险,嘀嘀打车内部对此还在研讨,尚无定论。
张博说,团购行业历经 3 年,才从千团大战到百团大战,再到美团和拉手网的双寡头之争,打车软件行业用了 1 年半,就从 100 多家参与者进入了类似的竞争格局,预计未来在一个区域内同等规模的平台不会共存,单寡头是打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至于说接下来的补贴计划,张晶笑了一下,说:“补贴不会停。我们已经为接下来的补贴大战做好了充足的资金准备。”
最近有传言称嘀嘀打车已完成 D 轮 7 亿美元融资,估值约 35 亿美元。此前,嘀嘀打车已完成三轮融资,分别是来自金沙江创投的 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来自腾讯的 1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以及来自腾讯和中信产业基金近 1 亿美元 C 轮融资,其中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产业基金分别注资 6000 万美元和 3000 万美元。
另外,快的在月初晒了一季度成绩单:截至 3 月 31 日,快的打车总覆盖城市 261 个,较上一季度增长 6.5 倍;日订单量超过 623 万单,同比增长 20.7 倍;一季度已经实现接近千万元的月度营收。
在一季度的补贴大战中,快的联手阿里,补贴了至少 6 亿美元。近日也有消息称,快的打车 C 轮融资即将完成,规模在数亿美元级别,阿里巴巴继续跟投。快的 A、B 两轮融资均为阿里参投,总金额未知。
将息的打车软件补贴大战,似乎又要开始了。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