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觅新产品“秘密”,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
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是社交产品一个常用分类方式,而“秘密”似乎是个很“拧巴”的产品,把熟人和陌生人社交结合在一起,做基于通讯录的匿名社交。或许,这种“奇怪”的结合可以给社交产品找到一块全新的市场空间。
秘密简单说,可以理解为匿名的朋友圈。它的Logo也和微信有些神似,不过都带上了黑面罩。这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当你有一些话想说,不想透露身份,又希望得到朋友们的建议和互动,这时传统熟人社交(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完全的陌生人社交(比如树洞类产品)都无法满足了,秘密希望来做这块市场。
来看产品,秘密需要通过手机号注册。进去之后,会看到来自朋友圈(即通讯录好友)的信息,只显示消息内容(文字+图片),以及是来自朋友圈,没有具体人名或头像。你可以在消息下方评论或点赞。在朋友圈的消息之后,还会显示热门信息,会显示信息来源的地点,这些是被你朋友点过赞或被点赞次数比较多(类似转发),秘密团队认为值得传播的有价值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非朋友关系,不能进行互动。
热门信息的推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的冷启动的问题。另外,如果新用户好友人数少于3个,系统会提示来自好友的信息被隐藏,需要邀请更多好友进入才可看到;秘密团队主动抛出一些问题,引导用户回答,或邀请朋友加入来回答。这些都是希望让社区氛围尽快热络起来。
另外一个疑问是,发表了信息之后会不会被猜出来身份?秘密团队的做法是,将信息顺序打乱,不按时间排序,也没有头像等信息可以辨别各条信息之间的关联度;评论上,同一条信息下方同一人评论显示同一头像,但换一条信息,评论头像就会更换,也就是说,评论的头像是随机的;当好友人数少于3时,不显示来自好友的信息;当大于3但小于一定数值,只显示来自朋友圈(这其中包括一度人脉的好友和二度人脉的好友的好友),当大于一定数值时,才会显示消息来自朋友,或是来自朋友的朋友。
据无觅团队的商务负责人吴寿炎介绍,接下来他们也考虑将无觅的个性化推荐引入这一新产品中。
说实话,秘密和做个性化推荐的无觅团队之前产品关联并不大。无觅团队也一直在探索新社交产品的做法,当其CEO林承仁看到国外大热的Secret后,从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融合的模式中受到启发,让团队在一个月之内就开发出了这一产品。期待这一新兴社交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
Secret创始人来自Square和Google,2月上线之初,就获得13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短短一个多月后,又获得包括谷歌投资、KPCB等在内860万美元融资。
来源:动点科技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