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衰落之谜:耀眼光环下的阴影
微信iOS版本昨日升级到5.2.1版本。除了官方宣传的朋友圈植入地点、商家信息的新增功能,钛媒体发现了一个隐秘的调整:即订阅文章和内容的分享按钮中“发送到腾讯微博”一项没低调下架。腾讯在微博事业部上在酝酿什么动作?
3月21日,腾讯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帐号。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却是一个信号,预示着腾讯微博的衰落,从小即生活在QQ光环下的阴影中,后来更是被微信的阴影笼罩,腾讯微博的衰落已经注定。
原因之一,腾讯整个公司的重心在向移动转移,留给腾讯微博所属的OMG(网络媒体事业群)资源已经不多。在腾讯刚刚公布的2013财报中,对移动着墨最多,如“2013年,我们加速实现服务的移动化及巩固我们在中国市场移动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
2013年中,腾讯进行内部架构调整,撤销MIG(移动互联事业群)下属的无线媒体事业部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之前腾讯将无线当作一个新业务来发展,而现在则将其看作任何业务都需要依托的基础。由此开始,腾讯开始将全部重心转向移动,而移动的重中之重则是围绕微信和QQ两大平台,发展自己的流量池。而IEG(互动娱乐事业群)中的游戏则是利润丰厚的部分,唯有腾讯微博所属的OMG成为边缘业务。
原因之二,在OMG内部,重心放在了微视上,腾讯微博更是边缘业务。OMG主要由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和腾讯微博组成。腾讯新闻由于是媒体,对于腾讯及搜狗、大众点评、京东等卫星国具有特殊意义,加之通过微信、QQ等的推送,实现老树发新花,如2013财报中说“本年度腾讯新闻通过移动应用及手机QQ及微信上的插件实现了用户的大幅增长。”
腾讯视频因为烧钱太厉害,也备受腾讯内部非议,但幸运的是,腾讯视频找到了移动时代的新的机会——微视。可以说,OMG已经将宝押在了微视上,希望能够借助微视实现业务的翻身,这决定了腾讯微博在OMG内部也是边缘业务,所获得的资源有限可想而知。
原因之三,微博已经成为新浪微博的代名词,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的差距已经拉大到无法接近。现在提起微博,就是新浪微博,记得当年几大门户一窝蜂发展微博业务,后来搜狐与网易相继放弃,只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齐头并进。开始的时候,腾讯微博心气很高,开始频频发布用户数超过新浪微博的消息。最后一次腾讯微博宣布用户数是在去年7月份,腾讯微博宣布自己的用户数超过2亿。但后来则消息寥寥。
虽然现在还能见到XXX入驻腾讯微博的消息,但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的差距越拉越大。新浪微博在新浪被当作全部,已经开始向上市发起冲击,而腾讯微博却在内部逐渐沦为边缘中的边缘。
腾讯微博本应该像新浪微博一样,成为流量导入业务,但随着微信和QQ两大流量平台的形成,腾讯微博甚至需要依靠微博阅读在微信上推送获得流量。在腾讯内部,腾讯微博的定位也日益尴尬,因为QQ空间变得与腾讯微博越来越相似,但显然QQ空间相比腾讯微博更加重要和受到重视,受益于QQ强大的平台,QQ空间在去年底已经达6.25亿月活跃用户,而腾讯微博则没有在财报中披露任何数字。
继搜索、电商之后,一鲨预计腾讯将会放弃微博业务,而腾讯借助微信与QQ双轮驱动,依靠游戏、支付和诸多卫星公司的路径日益清晰。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