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这种东西你早就烦了吧?少谈主义,空谈误人
引言:现在互联网界观察人士偏向于解读,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互联网社会究竟是什么。我建议各位,少谈些互联网思维,想想如何改善生产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别让客户老投诉;少谈些电子商务战略,想想如何降低成本,畅通渠道,切实的给消费者实惠。
封面用黄太吉煎饼,主要是因为三点:
1、 它太火了,还宣称走互联网路线;
2、 它的煎饼跟5块钱一个的比口感差别不大,加上价格因素的话,差距就非常大了;
3、 消费不到150不开发票的煎饼店,最需要解释的是“谁可以一次吃150块钱的煎饼”。
近日重读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我很有感触,启发极大,其中的观点运用到当前互联网热、与互联网有关不知所云词流行、与互联网有关的模糊概念横行等现象中,只叫人唏嘘——时代在变,症结不变。
文章开篇一句: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此话回到现在,可以改编为:现在互联网界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解读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互联网社会究竟是什么。有实在的考察,才有深刻的洞察,没有根据的空谈,没有实操的假设,纵然可以用写作技术使文章挥洒淋漓,读者读起来也畅快自如,但总是缺少些说明书一样的要领和规范,到头来点子很多,要领不得,还是做不成事。
文章看多了,思路必会宽阔,宽阔的思路配上狭窄的操作水平,只让些乐观的人都感叹“干货不干”,其实即便够干,也未必保真。
回到胡适先生的文章题目“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我的观点是:大佬们可以放肆的谈主义,其余的人就不必谈了。当然,例外也是有的,如果阁下希望有一天也成为大佬,当然可以大谈阔谈主义,本人不反对反而支持,前提是莫跟风、莫捧脚、莫舔菊。
“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火了一阵子,现在提及怕会遭人侧目,因为我们的媒体环境变了,导致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出现了,一些“概括性极强”的不知所云词汇大行其道,其中包括:屌丝、女士、学霸、电子商务、互联网思维等。其中以互联网思维的高大上气质最受追捧。
“互联网思维”很多人试图诠释,但极少有人说的清楚,这也就是“互联网思维”的高度概括性所在,因为无所不包,所以无所不包。于是“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主义,每个人围绕这个主义展开了个人的思想流浪,每个人各执一词发表自己的注解,这倒是符合互联网的海星模式——去中心化,但是我们的目的是给中心找到个定义,现在变成了外围讨论火热,中心还是没定义,岂不是怪事。
胡适先生说: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如果将好听作为标准,那是极容易的事,但是好听之后又怎么样?问题没有答案,困惑没有解开。
折让我想起前些年,“成功”、“致富”、“创业”等概念流行的时候,好多故事好听的不得了,举当年流行的故事作为例子:
一个年轻人渴望成功,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健身房的销售,刚开始没有工作经验的他业绩很不好,他想突破,于是他细心的观察健身房里的顾客,经过一周的时间机会出现了,以前经常光顾的一个客人因为价格原因没有续费,经他了解,这个顾客在附近写字楼的一家企业工作,他从客户资料中找到了对方的电话,找了个时间前去拜访,准备以一个折扣价格请对方续费。续费谈的很成功,年轻人在这次拜访中了解到对方公司的一些情况,于是他想如果可以把他们公司的老板发展成健身房的客户,那下面的人还不蜂拥而至啊。年轻人再次去到那家公司,找到公司的老板,介绍自己是附近健身房的员工,希望他能去多锻炼一下身体,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对方欣然接受了邀请,然后一个接一个的中层看到老板去了健身房,都觉得这是跟老板建立个人关系的好机会,也纷纷去办了健身卡,年轻人一下子成了销售冠军……
多么好听又励志的一个故事啊,可是又有多少可行性呢?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就是那时候的成功小贴士。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在当代,这句话有更改警醒我们,少谈些互联网思维,想想如何改善生产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别让客户老投诉;少谈些电子商务战略,想想如何降低成本,畅通渠道,切实的给消费者实惠。谈了再多主义,也是要解决问题,多元化的舆论值得鼓励,警醒不要陷入夸夸其谈,主义不是良药,顶多是个谈资。
本文出自钛媒体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