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微信号被封,网络话语阵地开始重新洗牌
近日,许多网友惊讶的发现,平素密切互动的微信公众账号突然被封,以往最火热的美女相关的公众号,现在查找关键字“美女”,连一个都显示不出来。
腾讯微信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微信公众账号有无解封的可能?辛苦经营微信公众微信号的网络红人们接下来将何去何从?对此,记者展开了全方位的采访调查。
有话不能说,腾讯公众微信遭遇冰风暴
微信官方曾发表声明称:此轮整肃主要针对恶意营销以及诱导分享朋友圈,严禁发布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政治谣言等各类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的信息。
被封的公共账号真的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吗?
记者调查发现,首批被封的账号中,正经观察、凤凰微媒体、政见、时局观察等时政分析类微信公众号居多,从他们的定位出发,确实很容易触碰舆论红线,被封之举,我们还算“懂的”。
但在此次被封的账号中,还有不少生活时尚类账号和心灵鸡汤类的非原创转载类账号,这些账号平时也就是发发生活时尚消息吗,各类心灵鸡汤类小文章,基本上也没什么特别的意见导向可言。其中有些账号因为粘度很高,突然被封之后,很多网友惊呼不习惯,因为平素还要依赖这些账号纾解生活压力,找寻心灵安宁呢。
针对此次微信账号被封事件,记者特别联络了几位被封公众账号的主导者,但他们大多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不想成为舆论中心。但对此次微信账号被封事件,他们话里话外都表现出很愤怒,对微信的运营方腾讯表达不满的情绪。
在做此次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媒体同行针对此次事件,还有一种观点:此次微信公共号被封事件之所以选择在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前,主要是因为被封的账号中有一部分确实存在朋友圈营销越来越失控的问题,微信用户的投诉越来越多。为了不在消费者权益日这天集中爆发,微信采取了提前封号的策略。针对这一说法,因为腾讯微信方只是在声明中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所以该观点也只能是一种体验+猜测而已。
自媒体公众号网络话语阵地或将大迁移
自腾讯微信面市以来,其发展速度之快,受众粘度之高史无前例,以至于马云惊呼:我怕了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支付……微信几乎是用最短的时间创造出了最大的可能性。
但正是因为微信的互动性,用户粘性高等特点,很多微信公众账号的主导者,要很用心才能把自己的公众微信经营好。比如此次逃过一劫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这位出身央视的节目主持人、制片人,是靠着一本本图书的阅读,一条条语音、视频的录制才有了当下数百万粉丝的经营成果的。试想如果腾讯微信关闭了“罗辑思维”,罗振宇和他的数百万粉丝们怎么面对这个局面?罗振宇会放弃他的自媒体公众地位吗?
当微信发布平台走到今天这种随时可能被封的不确定情境中,诸多没有被封的微信公众达人们,感受到的除了唇亡齿寒的忧心之外,他们迫切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显然应该是如何开创新话语平台了。
对于这方面,微博大V留几手,央视著名主持人郎永淳显然领先一步,他们也是微博微信用户,但他们同时还加入了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人的阵营。在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平台上,他们不但可以像微博那样发布不受字数限制的消息文章、图片、视频,快速形成自己的自媒体风格,稳固粉丝群体。他们还可以结合搜狐新闻客户端目前大热的政企商业化运作系统,让广告单找上门来,当赚钱变得名正言顺,谁还去朋友圈做让人讨厌的恶意营销呢?微信公众账号被封事件,无疑加速了自媒体阵地的重新洗牌。
本文系作者灵犀投稿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保留本文链接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