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微信公众号?
公司产品本都是基于pc端,但因为用户有很强的基于移动场景的需求,于是公司决定推出移动版本,但在产品平台的选择上却与同事们却出现了分歧,作为一个临阵接下该活的原pc端产品经理,来说说我是怎么看待app、手机网站、微信公众号、百度轻应用这些平台之间优劣的:
1、开发成本
app:版本多、成本大;
移动网页、公众号、轻应用:垮平台,web技术可以搞定,成本低
2、用户体验:
从几个方面细说吧:
a>流畅度:
app因需要下载的数据量少,可以直接调用原生控件等优势,自然的在流畅度远超过手机网站、公众号、轻应用了,尤其是数据量大、网速低的情况下,就只能慢慢的看菊花转了;
b>交互:
app可以支持更加丰富的交互行为,而手机网站、公共号、轻应用恐怕只剩“点击”了吧
c>操作步骤:
app:点击一次就可以进入,简单直接;
手机网站:打开浏览器->输入访问地址->点击进入,或打开浏览器->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网站名称->筛选结果->选择链接点击进入,大大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和记忆成本,而且每步都网络啊,看见网速慢时我们的表情了吗?
公众号:以微信为例,打开微信->点开通讯录->点击服务号或订阅号(思考成本好大啊)->选择查找->点击进入,或打开微信->点开通讯录->搜索(手机输入文字真困难啊)->点击进入,有同事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即将微信公众号以快捷方式的方式添加到桌面,是很好,但ios支持不了,无论是你的iphone有没有越狱;
轻应用:以百度轻应用为例,打开浏览器->打开百度->输入关键词->筛选结果->点击进入
3、权限范围: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调用到手机的各类传感器,以及用户数据,app就可说是完胜了,很多朋友会自然的想到一个名词html5,但谁用谁知道,只能说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4、端能力:
以消息推送为了,app可以直接将消息推送到眼前,公众号却只能先进入到微信订阅号里才可以看到,注意到这步还只是消息数字,轻应用也基本类似,至于手机网站,只能等到用户下次登录你网站了;
5、分发能力:
app:拼实力了,新用户获取成本确实很高;
移动网页:推广渠道相对受限,更多的是吃pc的老本;
公众号:借助微信的东风,配合着自己的推广手段,目前还是不错的;
轻应用:智能分发,可破壳检索内容,很好契合了用户需求,很适合长尾应用,百度也在极力的给予帮助;
6、安装、更新:
app:不用说了,低频次的需求,真很少有用户愿意这么折腾;
移动网页、公众号、轻应用:基本一致,安装维护成本都很低;
7、留存率:
移动网页:基本很难沉淀
app、公众号、轻应用:都还可以,相对而言app和公众号较高;
8、用户数据、传播能力等:
这才是大家看中微信的原因吧:可获取到用户资料,可做用户分析,能利用到微信强大的社交关系链,百度轻应用由于百度的账号体系薄弱,目前还很难有这些优势;
以上仅说了几种基本平台,其它如Hyrbid App之流,兼具了app和手机网站优劣势,是较为中和的选择,可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偏向程度(即偏原生app多一点还是web多点);
回到标题:对于公司这样一款非独立(附属pc,用于不同的场景,即推广渠道、用户都是一致,所以不用考虑相关成本问题)、高频次、to商家的移动端产品,如果也一味追逐潮流选用微信公众号就不太合适了;(但同样爱微信,微信号“the_dawn_is_coming”)
本人由作者同风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