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引发新现象:或冲击广播行业
打车软件“战火”越烧越烈,现已经“烧”到了广播行业,不少人认为,现在许多出租车司机都在忙着听打车软件“报单”,已经很少听广播了,这将导致广播广告下滑。业内人士指出,新鲜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同其它行业产生摩擦;另一方面,对打车软件自身产生的问题也应理性看待,不能对此“一禁了之”。
打车软件引发新现象:或冲击广播行业
“一边开车,一边听广播”是不少出租车司机的“日常工作”,不过随着打车软件的发展,出租车司机听电台广播的急剧减少,一边开车一边听打车软件的“报单”成了不少司机的“新宠”。
有网友对此称,电台想过一万种死法,最后没想到是这样;网友@tspku说道:有一种死法叫没看到对手就死了;@一站到底OnLine说道:打车软件对出租车司机这块确实有影响,打了几十单了,基本没有听广播的了。
有媒体分析认为,打车软件对传统广播时间的瓜分将使广播广告下滑。此话或不无道理。中国移动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李易日前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称,打车软件充分发挥了市场竞争作用,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同一些行业产生摩擦。
道景咨询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在微博称,广播有一群忠实粉丝,比如夜班值班工人、学生、还有那些手里有工作不能停的人,特别是司机;虽然广播拥有一些固有优势,但是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互联网的一些优势正在渗透广播,传统广播也必将被改变。
“打车软件加价打车致打车难因‘资源稀缺’”
打车软件并不只影响到了其它行业,它本身也存在诸多争议,尤其在“安全隐患”、“加价打车”、“司机拒载”等方面。
鉴于打车软件引发的许多现象,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出台政策规范市场。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20日发布规定,每辆出租汽车只允许安装一个叫车终端;南宁道路运输管理处表态,不支持出租车司机使用“嘀嘀打车”等软件,交通部门计划推出官方打车软件;上海市交港局介绍,在道路通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上海今年将大力推进简易式出租汽车候客站点建设。
其实相关部门推出官方打车软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月多家媒体报道,北京首批冠名96106的4款“官方”打车软件上线4个多月后,基本“夭折”——由于不能加价召车,导致司机全部转投“快的”和“嘀嘀”的怀抱。
而关于北京新出的政策“一车一终端”,经常打车的张小姐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说道:“一车只能安装一个终端,说白了是防止司机因打车软件分散注意力而加大安全隐患,但是如果一部手机安装两个打车软件,司机频繁切换两软件或者比用两部终端分散的注意力还要大。”
由此可见,这些规定的效果或还需时间检验。那如果打车软件引发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是否就“一刀切”取消打车软件呢?法律专家刘铁认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规范行业竞争,避免造成出租车行业运营秩序的混乱,其它的问题最好交给市场。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打车软件造成的“价高者得”,表面上是纯粹的市场行为,但我国出租车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采取这种竞价手段,无疑将加剧一部分人“打车难”。
新华每日电讯23日发文称,不少地方主管部门还在观望,预计有不少地方将陆续出台规定,但是希望能宽容对待打车软件,从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上进行规范,不要一禁了之。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