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车,他们打架
从1月开始,国内两大打车APP,嘀嘀和快的,在背后金主腾讯和阿里巴巴撑腰下,开始一轮烧钱抢市场活动。
前几天,嘀嘀把补贴从10块降到5块,快的依然是10快维持不变。几天后,估计是流量刷刷的往下掉,16日嘀嘀重新补贴10块。
17日,快的变成11块,同时打出口号,“永远比对手多一块”。嘀嘀18日上午随即宣布补贴提高到12块,还额外送微信“飞机”等道具产品。
18日下午快的再加1块。
照这个速度比拼下去,很快要到20元。实际上,嘀嘀是从12-20元之间,随机补贴,最高就是20元一单。
阿里巴巴今年预计IPO,除了收购几亿美元几亿美元朝外扔,对于财务数据显然也是看重的。但和腾讯pk到这个程度,断断没有突然撤出的道理。快的创始人公开说,烧钱是因为有梦想,看到未来。未来快的不止是打车服务,而且还有代驾、家政、商务车、旅游等。
腾讯花大价钱,第一要务是推微信支付,即盯着支付宝在移动端1亿的用户这块市场;同时,在PC端电商业务起色不大的腾讯,在移动端要靠微信收回失地,嘀嘀作为其从线上到线下服务中介商的试水,将来肯定还有更多第三方公司接入。大众点评可能是第二个。嘀嘀本次号称再砸10亿,每天预算2000万,则10亿烧完也就不到两个月。
这是最近5年来,互联网公司砸钱竞赛最直接最彻底的一次。最后的结果或许就是,在主管部门介入下,同时停火。有点像2010年,腾讯和360之间的交火。因为此时主动先停的那家,等于宣布让出市场。
对于打车者,在得到理论上每天超过百元的补贴后,还是很关心产品的使用感受。个人在这几天的使用就很不顺畅,固然和在高峰期使用数据阻塞有关,但双方既然已经投入数亿,为何不协调好和电信运营商的关系,或者多架设服务器,后者的投入更有效也更长远。
用户最终使用不到的服务,再有多少优惠,也是忽悠。
本文转载自:虎嗅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