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腾讯复制模式
最近关于腾讯的文章很多,受关注最多的大抵都是在讨论腾讯的复制模式究竟是否合理。在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当中,除了阿里集团以外,笔者看好的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公司就是腾讯了。由此,在这里笔者结合部分时下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鉴于这样一种复制模式,腾讯在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口碑自然很不好,因为它的复制对于一般的互联网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威胁,虽说腾讯的模仿大都不是很成功,但是只要它一旦驻足该行业,就会击垮一批早期的从业者。
当然,稍微了解互联网历史的人都知道,腾讯虽说堪称复制之王,但是他所复制的商业模式也都不是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原创,说白了,不过是二次合成罢了,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由此,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来探讨部分腾讯的复制案例,并做以适当的分析。
其实,中国装机量很大的软件有很多,诸如360,暴风影音,迅雷等,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大众用户的“装机必备软件”。虽说有上亿的装机量,但是,它们是根本不可以与腾讯的QQ相提并论的。因为一旦它们出现略微多一些的“流氓行为”,用户会毫不留情的给予删除,进行替换。但是,在免费盛行的互联网世界里,要用户自费去去除广告,也只有腾讯QQ可以做到。如果说仅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QQ这款即时通讯的软件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优势,也许它没有的功能,其它即时通讯软件倒有。其实,造就这样强势的互联网公司,站在其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无数的活跃用户。
无论如何,一定要记住:用户是互联网的基础,粘性则是用户的基础。你可以放弃使用任何一款不合你意的软件,因为它们与你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人性的互动。作为常人而言,放弃了QQ,你就相当于放弃了属于你的部分人际圈,QQ所能给你的,就是这样一种互动的平台。同样,我要说这是一种粘性很强的平台,因为这种粘性是用户自发产生的,是以人际为基础产生的。就是这样一款IM软件,成就了中国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下面就结合案例展开一些分析:
先拿腾讯微博展开来说,从我的上一篇文章《思考微博客》中分析,只要twitter进入不了中国,微博的天下就是新浪与腾讯的。能和新浪一起分一杯羹的,在中国鲜有。四大门户网站中的两家最终在微博中胜出。其余两家的失败,是毋庸置疑的,根本不需要调研及分析原因,你去看一看它们的用户博客点击量,就知道想要成功都很难。
腾讯在复制微博时,第一步就走对了。长时期的采用用户邀请制,这样的用户大都是很为良性的,是活跃的用户,因为它本身就是建立在“六度分割理论”之上。从这之上,就可以看到腾讯微博的团队是用心良苦了。之于用户体验来说,其实各个微博都差不多,今天你加几个背景,明天我改良一个操作,这些都不是关键所在。因此,腾讯微博的成功,是成功在它一开始就建立在活跃用户之上的。
从上述我们可以反思得到:并不是腾讯所有的复制成果都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没有互动的基础之上,只是凭借流量的优势,腾讯是产生不了真正优势的。
于是就来说说QQ影音,QQ输入法,QQ医生等,就这些软件来看,基本上与用户是不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腾讯进驻的时日较迟,技术也没有什么突破,切换危机也不大,因此对市场并不具有很大的威胁。反过来说,还可以制约市场,进行一定的规范。防止本来具备优势的相关软件在独自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流氓软件”。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总还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有朋友问我,如果一些草根网站无意中创造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模式,腾讯再来介入开始复制其模式,草根网站将会如何应对。
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不必要的,若是真的找到一种新型的,真正意义上有前景的互联网商业模式,VC们都会蜂拥而至,投入大量资金,几经包装,也会把这样一家企业托成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即使不能垄断市场,至少会让它活的很好。而那些被抄了的往往是先抄别人的,因此活得不好,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至少在前期也会赚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腾讯介入,也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家公司的复制大都慢于市场一两步,总是等到一种商业模式比较成熟之后(至少是在国外),才会涉足其中。
其实,之所以腾讯成为焦点,主要是因为他成了“复制之王”(主要在量上),况且大多数都不算很成功。估计马化腾的思维方式就是:十个项目,有一两个垄断市场,就可以了。这种撒网式的做法,其实对于腾讯是有害的。顺带举一例:当年的万科,什么都做,是真正意义上的“万科”,可是现在却改为“一科”,只专注于最为擅长的地产。腾讯这样的投机做法,其实倒不如应用“刺猬理论”,找一个最为擅长的方向,简单明了,专注去做。适当的时候,选择其他合理的方向去涉足一二,倒也是很好的。也许只有这样的专注力才可以成就一家真正意义上卓越的公司。
来源:郭鹏程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