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游戏渠道的十个真相
虽然”人艰不拆”是美德,但游戏葡萄君今天还是来和大家说说,关于渠道常见的10个误解和真相。
1 上的渠道越大越好。
真相:如果你的体量不够大,那么大渠道对于你来说,有很大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大渠道的KPI压力太重,他们几乎会把90%的流量给1%的明星产品。一些中型渠道会给与你更大的支持——当然,太小的渠道,价值也不大。
2 渠道不给我位置,是我的游戏不好。
真相:参考上条。另外,游戏好不好的定义和渠道推不推游戏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
渠道对游戏偏好的先后顺序如下:
1)明星产品。尤其是大渠道要保证行业地位,第一要对得起用户,黄金位置一定摆的都是用户认可的明星产品。例如植物大战僵尸,不用费劲找渠道,渠道也会去追。
2)独代产品。不用解释
3)数据全面达到S级要求的产品
3 渠道上高DAU低ARPU的产品做的人少,市场空间大大的有
真相:做的人少是因为不好做。渠道不仅看产品的盈利能力,而且要看快速盈利能力。目前来看,能容忍的最长观察时间就是半个月了。高DAU对导用户的要求高,低ARPU的产品不能快速盈利。
当然不是说这种游戏类型不好,只是挑战会比较大,实力不足的团队慎用。
另附一个大渠道对产品的基本要求:日自然流量超过500;日收入在该平台1万以上;双周LTV10~15。
4 不管渠道喜欢哪种产品,反正我的游戏质量好,绝对没问题
真相:质量好还不够。是否吃量,也就是向该款产品中导量的难易程度,同样重要,而且往往被制作团队所忽视。如何让游戏吃量?可以在微信公众账号“游戏葡萄”中回复数字25阅读文章《质量为王?吃量为王?》
5 产品放到了一个渠道上做测试,数据不错,总算可以放心了
真相:在一个渠道上数据好,不证明在所有渠道上都好。有时候不是各个渠道用户质量的问题,而是你的游戏是否符合该渠道用户的口味。
6 其他的推广方式没有用,反正我是找渠道联运
真相:渠道会考核产品的自然流量,他们喜欢在市场上有声音:给位置的时候有1万新增,无位置的时候有2000新增的产品。市场推广的价值就在这时候凸显出来了。当然前提是还是要和该渠道做联运。
7 做了一大波市场推广,额外导了不少量进去,渠道肯定乐意推产品了。
真相:市场推广要保持节奏,避免大的波动。宁可小步快跑,也千万别虎头蛇尾。
8 联运产品上了渠道,市场推广我也做了,渠道自然会根据产品数据导量,不需要我再操心。不联运的产品我就去渠道买量。
真相:在一些渠道,联运产品从收入中额外拿出一部分给渠道当广告费这个环节不能省。
不联运的产品。。。你连量都买不到。
9 产品让渠道独代,这次肯定妥妥的。
真相:不一定。有几个前车之鉴。。。主要是,该渠道的发行能力是否足够,该渠道用户与产品特点是否吻合,该渠道的实力是否足以让你冒着被其他渠道抵制的风险让它独代。
来源:新浪科技·创事记
10 渠道上流水1000万的产品比流水500万的赚钱。
真相:用吴刚的话来说,过千万的手游“像是一只大肥猪”。渠道盯的紧,营销成本和渠道成本高,相反三五百万的产品,开发者的空间更大,反而可能用较低的成本换取更有价值的用户。例如获取1万用户的成本是1万,要获取2万用户的时候,那成本可不只是2万了。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