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明了的对话框选项
对话框(Dialog)是个好用又方便的工具,通常用来再三确认使用者的操作动作与决策,以避免一时的手误或误会操作动作的意思,常用於重要动作的确认,例如:「你确定要删除这个联络人吗?」,但若对话框搭配了不适当的回应选项文字,反而可能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与误解,有时还可能做了错误的决定。
对话框最常见的不当设计就是选项上的文字出现:「是(YES)与否(NO)」,回想在学生时期考试的时候,O 与 X 在是非题中是唯二的两个答案,而出题者会透过文字叙述上正反的误导,来测验学生是否真的清楚了解,先不论这样的测验方式到底对学习以及知识的建立到底有没有明显的帮助,使用者可不想在开心的使用你的程式或服务时,还要小心翼翼的了解你对话框的内容。
我们当然可以细心的设计对话框中的文字,让使用者清楚明瞭对话框的讯息,但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几乎根本不会逐字去阅读讯息的内容。
你必须要假设使用者除了对话框上的按钮外,不会阅读任何其他讯息(对话框的标题或是讯息内容)。 — John Gruber of Daring Fireball
於是我们应该注意选项的文字表达,将是否的选项替换成直接明瞭的动作词汇,例如在 Mac OS 中登出的对话框,以「登出(Logout)」取代「是(Yes)」「取消(Cancel)」取代「否(No)」,这样简单的替换,即使不需要阅读对话框的内容,也可以清楚明瞭的知道我现在应该要登出还是取消我刚刚做的动作。
Facebook 中删除留言的对话框也是将「是」直接替换成「删除(Delete)」的字眼,仔细想想,我们其实还真的没有去注意过这些对话框的内容到底写些什麼,但是我们一直都可以轻鬆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换个情境,也许我们也可以将这样的概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如速食店的点餐回应,来减少店员因太习惯而误点的情况(笑):
店员:「你是否要将中薯加大呢?」「你是否要搭配四块麦克鸡块呢?」
我们则可以将「是、否、要、不要」的回答改成明确的动作如「加大、换成沙拉、搭配」等字眼,那麼我们在生活上也可以少了许多麻烦呢!
转载自:http://dclick.fourdesire.com/2013/03/06/dialog-options/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