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评审二三事
相信作为设计师,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设计评审!无论是上RTX还是发邮件过,或是邀请关键人到一个有投影仪的会议室,亦或是在自己位置上当面…总之这些只算是设计评审的几种不同形式,且评审发起人必然是设计师!
评审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先来看看国外的几张图片:
图1:“三明治需要有可玩性么?”(大家总是希望给产品插上翅膀,让产品飞,却容易忘记产品的根本)
图2:“我们的用户群是男人和女人,年龄在0岁以上”(受众群定位不清,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去探索)
图3:“我们应该说‘what’s up’,因为年轻人都说‘what’s up ”(人云亦云,容易被竞品牵着走)
图4:“红色是不是不大适合圣诞节啊”(逆天的主观意见,+_+)
是否有些感慨~至少以上几张我都遇见过了~附文只是个人理解,也许你能读懂更多O(∩_∩)O
更多请查看原文链接:http://inspirebee.com/the-feedback-stab-worst-client-comments-posters/
设计评审常见的几个问题:
1. 准备工作不足
没有对设计主题准备充分的依据或来源,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评审过程中很容易被反问而答不上来,导致意见被驳回,只能改了。
2. 意见发散
说整体风格的时候容易扯到icon,说icon扯到button,说button扯到颜色,容易打乱评审节奏,提前纠结在一些细节上。
3. 评审者的主观意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客观的思维。而品味、联想和诠释这三点是主观的,经常会听到“感觉不够上流“,”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颜色我喜欢,不过能再调亮一点么”等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4. 缺少会议总结
评审过程中的问题没有得到一个梳理,郁闷中收集了一堆的意见反馈,后面也没有一个问题点跟进,只是默默的改…下次评审时间不确定,定稿时间遥遥无期…
如何改善:
1. 提前准备好设计的方向或概要
必须对设计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及确定,在确定设计主题后,一切的理论依据才会得到最有利的支持,可以说是评审的「支点」;制定评审目标,了解评审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结论。
2. 有效引导
先对作品进行描述形容,引入材料,拆解设计
「描述」作用是在其过程中对评审者的认知做出确定,给还没有看过设计稿的评审者建立一个作品印象。
再分为形式及功能两方面进行讨论。「形式」指其形状、颜色或质感,是一种存在方式。「功能」指其作用和任务。一般而言,形式追随功能,也是基于功能的。当讨论形式处理上的问题时,应当集中分析这样的处理能否产生恰当的功能,及能否传达所需内容,能否有效完成这个功能。所谓有效就需先确立形式表达的目的及方向,看内容是否基于这两点恰当的传送出去。引导的同时寻找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建议,毕竟任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 避免主观意见
作为设计师应该明确为何评审者会有这些联想和诠释,了解这些反馈是否只是个人喜好或纯属偏见等。多问,也许在他们说不喜欢这个颜色的时候,背后隐藏的是这个颜色饱和度过高,其实只要把饱和度调整一下就OK了。重要的是要了解清楚对方的这些主观意见所体现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4. 输出评审结果
会议评审过程中在讨论的同时也要收集意见,会议接近尾声将已达成共识的问题点记下来之后同步这些争议点,这样做一是让大家了解会议上我们有了这样的结论,是否有遗漏,另一个也可以体现我们的专业性。最后要预约下次评审时间,以便后续跟进。
最后要对以上的开始采取行动啦,否则评审就没有价值了,确认问题优先级,可以在当前迭代中解决的问题,就优先解决掉吧!
结语:
要有一颗积极的、理性的心态来参与设计评审,否则很容易在评审过程中因为受到反驳而沉溺于消极状态!在大家对方案进行点评时也期待提出更好的建议和优化方案,最后能真的为用户解决掉一些问题,更多的还是有个更好的产品体验!
来源:腾讯ISUX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