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能否成功要看新浪微博给不给力?
2013-10-11 09:0062
10月9日,新浪微博基金宣布投资了一款名为“微米”的移动IM产品,新浪副总裁彭少彬出任微米CEO。当天,经过重大改版的微米1.5版本在各大应用市场同时上线。凑巧的是,老冀在一个多月之前曾经跟微米的有关人士做过交流,就在这里给大家讲讲它是怎么来的。
据老冀所知,微米确实不是新浪做的,而是一个很小的创业团队做的。他们从去年年初就看到了移动社交市场的机会,成立了一家名为“杭州酷越”的公司,年底之前把产品做出来了。他们给这个产品起的英文名字叫做WeMeet,中文名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微米”了。
由于微米的某些高管曾经与新浪有过长期的合作,使得新浪也注意到了这个产品,而这个产品恰好补足了新浪微博的很多不足。微米主打的“群组”和“微米圈”比新浪微博更具社交功能,更适合草根用户进行交流。而且,基于兴趣和位置组成的群组也更具粘性。
微米也吸取了新浪微博在产品方面的很多经验和教训。老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新浪微博其实很早就推出过“微群”、“微吧”、“微刊”这些更社交的功能,但是却一直没有做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当时新浪的组织结构上面。当时新浪微博的产品团队被拆分成了网页端和移动端两个部门,相互之间的配合出了问题,前面说的这些“微群”、“微吧”、“微刊”是新浪微博的移动端上统统找不到,当然也就很难普及了。而且像“微刊”这样的功能又太着急了,推出的时候还有100多个Bug,又没有足够多的人员运营,上线之后当然是恶评如潮。
因此,虽然微米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却一直都很低调,也没有大规模发展用户,目的就是把产品做得足够好。据老冀了解,直到前不久,微米位于鹏泰大厦的“产品+技术+运营”人员也才有十多人。
微米是一款完全基于移动端的产品,它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基于三个维度:兴趣、位置和好友,每个人都可以按照兴趣组建群组,比如老冀就看到有人组建了“女汉子集中营”、“就是爱吃素”、“美食分享”等,而且每个群组上还会标注如“北京大学”、“橡树湾”、“巫山烤全鱼(上地店)”等明确的位置信息,这就让微米的每个用户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位置,找到适合自己讨论的群组。微米也在群组聊天功能中推出了“密语”功能,类似于Snapchat的“阅后即焚”,也是为了增加社交属性。
老冀也注意到了,微米在1.5版本前的一级界面上是“消息”、“群组”、“联系人”和“我”这4项,而1.5版本则增加了“微米圈”功能,它与“群组”最大的不同是用户发布的消息能够让所有的好友都看到,类似微信的“朋友圈”,这恐怕也是微米在产品的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两极之间做的一个妥协吧。
从产品的理念和未来规划来看,微米应该能够为新浪微博提供很好的补充,特别是补上其在社交方面的短板。不过,微米要与强大的微信、如火如荼的陌陌争夺用户,恐怕也要费不少的力气。老冀认为,微米未来能否在移动社交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个取决于微米的产品迭代上少犯错误,另一个则要看新浪能够给它多大的支持力度,大家应该还记得,微信实现对米聊的反超,就是发生在引入QQ好友关系之时。
最新文章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