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小九九:生死之外再谈规模
一位在线教育的创业者最近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做了四五年的项目上,他已经投入了数百万,但依然没有什么头绪。倒不是够不够聚焦的问题(在本栏前期一篇“所谓做减法”的文章里,我提到了市场聚焦),而是即便他面对一个特定的市场,他依然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没有收获。
这个市场是司法考试培训的市场。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不高,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获取比较好的培训辅导是一个事实存在的需求(通过率很高的考试自己看书就 行了)。这位创业者做的是收费项目,从移动端APP到PC端的软件,乃至WEB端的门槛准入,在线上完成教育产品的交付,并提供师生之间一对一互动的功 能。商业模式是成立的,可惜依然不赚钱。
其实这位创业者没有算账。
司法考试培训的市场其实不是一个大市场(但有需求),每年大概也就是几十万考生的规模,空间有限。而且这个市场有个特点:很难有老客户的重复消费。 如果考过了,自然用不着第二年再花银子,如果考不过,就埋怨你的产品不好,明年就算花钱也不给你了。整体来说,它不得不面对每年都需要开拓新客户的状态。
这位创业者使用“代理制”的方式来寻求销售达成的机会,另一头,则与培训机构也好、培训老师合作。这样的操作模式,使得他的毛利率并不高。假定代理 制要收取他30%的佣金提成,资源提供者要分成50-60%,那他就仅剩下至多20%的毛利空间,市场规模又不大,这种生意,必须非常“抠门”才行:尽可能压低成本。
但这位创业者没有控制住成本,从“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这个角度出发,他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来开发软件,刚刚又和一家第三方APP制作公司签约,准备了小十万来投入到新版本的APP开发中。这家公司高峰期达到4-50的人规模,一个月开销数十万,不输钱才是怪事。
其实有很多创业项目,并不是要做“下一个谷歌”、“下一个Facebook”,也不是说跑上来就用免费的方式大规模铺开,再在未来依靠规模来推进增 值服务(比如1万个免费用户里有10个会购买比较高级的服务)。非常多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就是收钱的,商业模式无需讨论。做大不做大并不是第一位的,做活 还是做死,才是key point。
所谓的量入为出,就是考虑这样两样东西:假设这个市场在自己的全力耕耘上,会有多大的收入规模,毛利空间为多少。这就是一个成本之顶。超越这个数字的成本投入,都是不智的。而且这类项目,也没有必要耗费太大的营销资源,因为其实它并不需要在特别短的时间里迅速养出一个大规模。
和这位创业者分手的时候,我劝说了他一句:放弃app这种巨贵的东西吧,考虑一下免费的微信公众账号如何?它的成本低廉,又有天然的人际链条适合做一下消费者自发的口碑。像试题训练、名师寻找,微信服务号,有大把可资利用的地方。
关于抠门,我记得有一本书叫《利润倍增》,我早年看的书,对我还是有些影响的。
作者:魏武挥
来源:钛媒体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