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怪圈:今天的移动App在重蹈1999年的覆辙
据调查,目前在整个App市场,仅12%的App能获得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59%的App入不敷出,甚至不能填补开发费用,60%的App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失败的公司当中,88%的甚至都不能支付创始人的薪资,更别提整个团队的薪资。
它们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够敏捷,开发周期过长,这与1999年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失败原因相同。
1999年的时候,多数失败的公司都在经历这样一个怪圈:
- 获得几百万美元投资
- 花九个月时间开发一款产品
- 大肆做宣传
- 发现产品不受欢迎,不被市场认可
- 六个月后,接着发布第二个版本
- 重复迭代,直到弹尽粮绝
现在做App也在经历这个怪圈:
- 融资
- 花半年开发一款产品
- 提交给苹果审核并开始进行宣传
- 产品不被市场认可
- 六个月后,发布第二版
- 与Facebook关联
- 试着从Tapjoy、FreeAppADay等购买装机量
- 如此反复,直到弹尽粮绝
这就是开发周期过长的同时,对资金的把握不当。就开发周期来说,有时候产品可能会因为审核而耽误时间,比如iOS应用,但是你又没办法去挑战苹果的规则,因为你要依靠它的平台去生存。
在对资金的把握上,很多人还以为自己是乔布斯,发布了一个外表光鲜亮丽的产品就能成功了,他们想要做大肆宣传,增加流量,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创业公司什么都还没发布的时候,种子轮融资融到的钱就烧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然后,剩下的资金就不够对产品进行实质性的更新。
那又该如何应对?有很多人的建议是:
测试。在迭代递交苹果之前,一般都会使用TestFlight进行测试,但是TestFlight有时候会很混乱,所以就用invisionapp来测试基于网页的产品原型。他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 用invisionapp开发一个可点击的产品原型
- 获得反馈
- 修改原型(如果有必要的话)
- 开发TestFlight版本
- 获得反馈
- 修改TestFlight版本(如果有必要)
- 提交给苹果
- 如此反复
还有一些会开发基于HTML5的应用,因为能对应用更新与迭代有更多控制权。
产品发布方法。有人这么做的,用几个不同的苹果账号发布两到三个产品版本,上边没有自己公司的名字,当真正宣布发布产品的时候,其实已经为这个产品忙了四个月,这时候他们清楚产品如何、用户是否喜欢,到真正要发布的时候,事情就少了很多。苹果的审核时间真的会拖延迭代周期,考虑到现在的开发环境,最不愿意做的就是A/B测试。还有一种策略是在一些小而相似的市场发布你的产品进行测试。
推广。除了App Store去获取用户,你有很多种获取用户的方式,社交媒体、网页推广等等,有很多分析透彻的文章,这里不赘述。
资金。钱要省着花,不要在第一版本产品中就耗费你一半的资金。
文章来源:AndrewChen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