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心得总结
好久没有认真总结最近的产品心得了。积累了很多主题,都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磨没了。连书都不看的懒人,如果再不养成总结的习惯,就TMD的完蛋了,就变成垃圾产品的产品经理了。
问题1:慎用设计手段解决需求问题。
发现产品中出现的问题之后,产品经理的作用,最起码应该是把这些问题背后的需求发掘清楚,翻译给大家和自己。交互设计师的作用,则应该是根据需求层面对该问题的解释和衡量,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但真实情况是什么样?有时候,项目紧张,没有条件和时间做完整的用户调研或测试,几个人一起拍脑袋决定,几个拍脑袋的人却都不靠谱。有时候,需求模棱两可,竞品分析一下其他几个产品的做法,然后东施效颦,几个被拿来分析的产品却都不靠谱。
这些都不可取。可取的是,要么,最终以百分之百的理由说服自己;要么以低成本、低耦合的方式进行快速试错。要清楚的跟进,不能糊里糊涂的上线。
这里有一种误区,千万别被看上去还行的设计方案蒙蔽了自己。若需求都没想清楚,再贴切的设计方案,也是一种陷阱,造成功能越做越做的陷阱之一。
问题2:别为少数用户浪费太多精力。
听到的用户声音,基本都是那部分很喜欢主动反馈问题的少数派。大致听一听就行了。让不可替代的技术资源,去解决大部分用户需要的功能。至于如何判断某些反馈是否是大需求,产品经理的能力问题。
问题3:别因为华而不实的功能而忘记核心体验。
如果是一个邮箱,再NB的容量和网盘功能,也比不上邮箱收发速度。如果是一个相册,再NB的相册模板,也比不上图片上传速度。先把核心体验做到极致再说,别被竞品花里胡哨的辅助功能吓到。
问题4:数据有时候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不是电商或千万级用户量的产品,就不能拿数据来左右自己和团队的产品动作。一个深谙需求的合格的产品经理,对一个发展初期、相对简单的产品,应该拥有基本的判断力,来自产品经验和对该领域的直观感觉。数据应该发挥应有的合适的作用。
问题5:别忽视技术骨干的产品建议。
虽然技术男看上去基本上都窝在自己的电脑前,浑浑噩噩的拍着代码。但靠谱的技术,最解产品背后的数据结构和实现逻辑。产品经理将需求翻译成功能、提交给开发之后,最有可能节省时间成本、降低实现风险的环节,是跟技术之间的讨论。讨论新功能如何融入现有逻辑、以后是否拓展新需求进去。经常有眼前一亮的技术建议,让功能更加富有逻辑美感、更加节省实现成本。
换句话说,懂更多的技术、培养技术思维,产品经理就更容易NB和靠谱。我特别享受这一过程,跟工程师讨论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问题6:运营驱动产品的本质
真正靠谱的产品动作,来自于最前线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不是靠用户自己喊出来的,是要有人泡在用户里面去发现才行。产品经理就得干这活儿,去运营。一个脱离运营,只做功能的人,基本是还只是交互设计师。
恬不知耻的说,这活儿也只能由产品经理来干,纯粹的编辑、运营,也没办法从运营中抽取和翻译出靠谱的需求,乱七八糟的1.0媒体、门户类产品就是典型反例。
VIA:blogread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