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意中规中矩的“K歌达人”为什么受到投资人的欢迎?
昨天在微软的BizSpark新创企业大赛上,共有12家企业参加比赛,整个过程包括演讲、Demo Show和问答环节。最后的奖项是按照云服务或端类产品分别评出,《K歌达人》获得了端类产品的一等奖。我想大家对这款产品并不陌生,在Android和iOS平台,它已经获得了超过2500万用户,并于去年发布了Windows Phone版本,这次它们参赛的是Windows 8平台的产品。
在所有参赛作品中,K歌达人这个在功能和架构上十分明确的产品在创意层面毫无竞争力可言;其产品设计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就连其副总经理黄青都说她认为自己的产品还处于2011年的设计风格;更重要的是,由于PPT问题和音频线未先调试好,黄青的整个演讲和Demo Show都未能很顺畅的完成。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最后它却获得了22位评委们的青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些评委中,有十几位都是投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表示很看重商业模式,而这恰恰是版权问题干净的K歌达人的最大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像唱吧等产品用户都可以自己提交伴奏音乐,并且不少采用了原声,而随着今年音乐开始付费,如果要继续经营下去需要为这些版权支付很大一笔费用,否则将面临法律问题,其中歌词对应的是金融赔偿,而伴奏则是刑法。黄青告诉PingWest,由于K歌达人的团队成员中有不少是来自音乐行业的背景,同时台湾的华研唱片也是他们的合作方之一,所以他们在基因里就有着对版权的尊重,拒绝做任何擦边球的行为。这使得他们在做K歌达人时一直坚持自己制作伴奏,这种做法显然要比从网上下载慢得多,不过好在他们在2008年做音乐播放器时就积累了不少歌词、曲库资源。2011年开始做K歌达人后,这种策略让K歌达人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例如当有很多用户找不到想要的伴奏,还有许多用户想要听原声演唱时K歌达人也无法提供。不过他们始终认为,干净的版权问题是音乐类产品成功的根基。
黄青说,正是出于认为这两年还处在积累期,曲库准备不充分,拼不过海量资源,所以他们没有选择做过多的营销,否则让用户失望而归反而可能对产品照成负面影响。不过如今他们已经有较为充足的资源,并和中国联通这样本身拥有一些版权资源的企业开始合作——他们拥有几万首的歌库,并且每周上线50首歌曲。同时,她认为唱歌和听歌是完全不同行为,听歌需要更广泛的曲库,而一个用户真正选择唱歌的歌目比较狭窄,所以如今K歌达人的曲库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像前面提到的那样,随着音乐版权法规和政策的施行,音乐库的积累和使用将会成为K歌类产品的一个门槛。而K歌达人商业化模式的规划中,很大一部分收益能够来自这里——他们能够成为一个版权提供方去分发自己的曲库资源。当然,不仅仅如此,K歌达人早已进行了一些货币化尝试,与唱吧对购买虚拟物品的尝试不同,K歌达人对用户的收费也是围绕曲库来做的——它们在iOS平台上提供的是包含全部曲库的下载付费,而在Android上是提供了很多歌曲的付费使用,单首1元。
除此以外,K歌达人目前的另一个重心是在歌唱体验上——怎样将人声从声波精准地变为机器可识别的信号?怎么样把一首歌做成一个一百分的体系?如何让人声和歌曲进行匹配比对,从而精确打分?……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开发了与之匹配的歌唱设备,用于帮助用户实现良好的演唱效果。黄青说,随着大型智能终端的普及,“客厅娱乐市场”是他们需要抓住的机会。
来源:pingwest.com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