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ndroid的设计规则看Google的用户体验观
简约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 Google 最基本风格,哪怕有些需求是 Google 用户提出来的,如果影响简约,Google 都会舍弃。这也是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年,Google 的主页还是那么简单,每页搜索数量只有 10 个。在 Google 有一套严格的审查标准来检验新加的修改。在 Google I/O 大会上,Android 用户体验团队的演讲也告诉人们,Google 一直以来的风格在 Android 设计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Android 是一个成功的平台,但在 Google 眼里,它永远不是完美的,新的元素和更新不断被加到平台中。演讲介绍了 Android 用户体验团队是如何斟酌变化,预测用户喜好的。
3 : 1原则——3个正反馈上一个负反馈
在 Google 看来,对每一个设计,用户会产生正面的反馈或是负面反馈,整个团队跟从心理学家Barbara L.Fredrickson的理论,需要用 3 个正面的反馈,来抵消一个负面的。
根据这个原则,Google 对每一个问题,比如“你如何告诉用户这是 app 的最后一页了?”,来设定两个“小瓶”一个装正反馈,一个负反馈。
17条设计信条
有了两个小瓶,如何来填充呢,Google 这次也公布了从用户的角度来判断好与坏的 17 个信条,比如“保持简洁”,“用不可思议来打动我”,“这不是我的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这里观看所有信条)。对于一个问题,如果满足了一个信条,在正反馈的小瓶里会加 1 分,而如果不满足,负反馈的小瓶会加 3 分。显而易见,负小瓶很容易就填满了。
让我回到那个问题,“你如何告诉用户这是 app 的最后一页?”
有一个解决办法是 Google 什么也不做。而这个解决办法会违反两个设计信条,一个是“我永远要知道我在哪”(因为你没有告诉我这是最后一页,我就不知道我在哪了)还有一个是“这不是我的错”(为什么 app 不工作了?)
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有一个弹出窗口提示“这是最后一页”,但这一点还是违反了“这不是我的错”,因为一个弹出窗口在用户看来,就是告诉用户他们做错了。而且这个解决办法还违反了“只有特别重要的时候再打断我”信条,因为到了最后一页好像不至于那么重要。
最后 Google 选择了用一个微光动画来提示用户这是最后一页了,不仅仅解决了以上的问题,还获得了因为满足“用不可思议的效果打动我”,“多用点缀 “,“用图片而不是文字“和 ” 形成用户界面的隐性标准”这 4 点信条,获得了正反馈加分。
最后附上整个演讲的视频: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