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看起来牛逼的)IT文章
最近在《程序员》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敏捷零售 ,讲零售行业IT的一些新挑战和新动向。文章发出来,似乎反响还不错。其实写这种高观点的文章,我也刚开始尝试。把最近写几篇文章的心得分享出来,欢迎指正。
ThoughtWorks的同事们写东西,技术上的硬东西总是很足的,但经常太聚焦于技术,忘了关注目标读者到底想看到什么。要写一篇看起来牛逼的文章,目标读者就要指向IT和业务的结合部:CIO/CTO什么的,这些人感兴趣的东西,最终会成为技术工作者关注的东西。那么这些位于结合部的读者,什么信息会触动他们呢?答案是:来自业务世界的压力与变化。当来自IT之外的压力迫使IT做出改变时,就是IT从业者最需要帮助时。
你要问了:可是我对这些行业也不熟悉,我怎么知道他们的业务压力是什么呢?这就是关键点(也是让文章看起来牛逼的点)所在:当你从大趋势、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行业,其实很多行业的IT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行业特色”,因为软件就是软件,软件有它自己的规律。比如现在的大趋势是什么?我在过去一年中演讲和写作几个不同的主题,首先讲到的都是同一个大趋势:消费互联网。智能手机让消费者随时在线,于是所有企业都有了立即联接消费者的可能性,于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直面消费者的数字渠道。拿着这个趋势扫一圈,通信、金融、旅游、房地产、制造业、教育、医疗……都在给他们各自的IT提同样的挑战,是不是?所以文章的第一部分你知道该怎么写了:讲宏观趋势,以及宏观趋势在行业里投射出的现象。
抓到了宏观趋势,接下来就该分析宏观趋势对行业提出的要求——顾客想要的,就是CEO想给的,也就是CIO/CTO被逼着做的。现在这个世界越来越明显地朝着精益的方向去了,顾客想要的,发挥点想象力,无非都是:更便捷的服务、更低廉的价格、更愉悦的体验、更丰富的信息……所以文章的第二部分就可以讲讲,在宏观趋势的影响下,顾客想要IT给他们提供哪些以前没有的东西。(这个时候作为技术宅的你如果每天看的新闻还算有点品位的话,应该已经感到驾轻就熟了吧。)
下一部分的子标题永远都可以叫做“IT正在成为……的阻力”,不管你谈论的是哪个行业。啊啊,这是技术宅最喜欢写的部分:挑毛病。IT的毛病实在太多了,对应着前面分析的“顾客想要的”,一条一条来挑,为什么现在的IT不能满足。比如说顾客想要更个性化的体验,现在的IT能力就没法知道顾客到底是什么样的脾气怎么给他个性化?诸如此类。这部分技术宅应该很有把握写出来让读者如芒在背吧。
再然后就是解决方案了,“技术上的硬东西”到这个时候才粉墨登场。这个时候拿着解决方案,我们就不再是空口喊“持续交付就是好啊就是好啊就是好”,而是对着前面一部分列的毛病,一条条讲怎么解决这些挑战了。“你那IT团队都已经成为阻力了还不好好听我给你开药方”什么的,这才是专业技术人士应该有的范儿啊。
简单总结:宏观趋势 => 顾客的诉求 => IT的短板 => 解决方案。再加一个虎头一个豹尾,一篇看起来牛逼的文章就搞定。
文章来源:透明思考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