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一定是解决痛点?我看非也
从一些投资人的口中,你会经常听到这样一种比喻——你的产品解决的痛点是什么?这里你的产品应该是像绷带,而不是创可贴。
第一次听这个比喻,嗯,感觉很有道理,有水平。但是心里还是会有一些疑问。
然后就在不断观察研究来论证这个问题。
有一天就在思考,QQ解决了什么痛点?它是一个怎样的绷带?于是开始回忆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有QQ,最开始用QQ是怎样一种情况(无聊至极主动加陌生异性聊天,好多天不上一次),后来是怎样一种情况(圈子粘性)。对比发现,QQ不存在的时候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用这么一个产品,没有QQ的年代也没有说“流血不止”,QQ的产生并没有给自己明显减轻疼痛感,或者说增加幸福感,不过它的确让我们的交流更方便更廉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它出现之前,你真的一直在纠结有没有这么一个工具会让交流更廉价更方便?
“痛点”这个词,第一次听说没感觉到跟产品有何关系,因为当时还没有去深入理解过产品,后来对于产品这个词的观察和理解,几乎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逐渐认识到这个总结的准确性。
但是渐渐,又开始有所怀疑。
哲学分析,逐渐抛弃二元论,惊喜的是,这个对于“痛点”的通俗理解,却是一元论。
从“真善美”的角度来看,“痛点”是从“善”的角度来定义产品,即为“有用”。
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用一个概念来定义一切,表面来讲,是懒,懒得去具体分析,深层次原因在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不强、没有哲学思维,不喜欢读书喜欢跟风,不喜欢分析喜欢概念。
(二八法则,80%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一定是愚蠢跟风的,从融资新闻可以略见一斑,同类项目易融资,美其名曰抓住机遇做布局,实则更在于自己缺少独立判断项目可行性与行业发展的能力,尤其是当这种判断与自己的切实利益结合。)
“痛点”的定义在于填平负值以下,一部分产品的确是在解决“痛点”,比如滴滴打车解决打车难和出租车空闲时间问题,超级课程表解决学生记不住课表的问题,但是像网易云音乐、糗事百科类产品,属于服务升级,是在增加正值,没有它们,谁会流血?谁很痛?我以为应该归在“美”的范畴,而不是“善”。
本文由 @张天龙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