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UGC还是PGC,戳中用户G点就是好C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
在互联网行业中,任何运营都无法脱离内容,“内容为王”依旧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新媒体通过大量碎片化原创和高频率更新的方式,将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进行了“无声的革命”,这是新媒体关于争夺人类注意力的一次胜利。
这场胜利将新媒体背后的UGC概念摆到桌面,同时人们也将UGC与传统媒体背后的PGC概念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在一些互联网论坛与科技媒体上,各为其主的互联网从业者们站好阵营,迫不及待地安排了一场UGC和PGC之间的“皇城PK”,但这注定是一场难分高下的论战。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芒果台”和“中国蓝”依旧不断创造着收视新高,传统媒体正牢牢地把控着综艺、电视剧等大量的IP关口。
有关UGC和PGC各自的内在分析实际上是值得深入讨论的,可问题不该变为非A即B的二元对立逻辑。如果我们从社交的角度对其进行二次解读,或许会有更有意思的发现。
UGC的社会意义
我们处在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Web2.0时代,UGC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社交平台上影响着我们的观念与生活。根据Piper Jaffray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80后独生子女用户通过平台来排解孤独。在陌生人社交中,人们会将自己生活中的压力进行缓解与释放,或者通过兴趣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而在熟人社交中,大量的UGC是人们维持亲情或友情的纽带,人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时间与空间上的无缝融合。
随着95后在互联网上表现得愈加活跃,社交平台的“去中心化”体现得更加明显。95后成长于更加开放的互联网时代,他们习惯了把自己摆在世界的中心看问题。和70、80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不同,90、95后在社交媒体上所产出的UGC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在微博或是天涯,人们可以实名举报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成为舆论监督的中坚力量。在图片和视频社交领域,大量UGC还能提供丰富的素材内容,表达了平等而自由的互联网精神。这些UGC都对社会稳定起到了正面的积极作用。
PGC的商业价值
2014年PGC作为独立门类在各大视频平台兴起,优酷土豆、腾讯视频、等主流视频网站纷纷推出PGC扶持计划。2015年PGC进入了爆发式成长时期,PGC内容生产、融资等项目在资本寒冬下呈现出反差式的旺盛局面。
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得益于PGC潜在粉丝规模巨大,用户深度参与诉求强烈。根据艺恩咨询报告显示,86%的观众愿意成为自己喜爱的PGC节目粉丝。另一方面,PGC的内容制作者可以通过平台连接用户,在投资者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下,实现广告植入、商业衍生贡献等收入来源,形成“供需链+经济链+价值链”的和谐共振,体现出其巨大的商业价值。
由于PGC可控的来源以及背后的信用背书,人们在相同质量的UGC和PGC挑选进行传播时,更倾向于选择可信度看似更高的PGC,可以说PGC是人们鉴定该信息内容是否可靠的最直接方式。早期微博中的大V认证、知乎中的邀请制注册等便是为了突出平台中的PGC,希望借此造成话题关注度与传播度更为深远的影响。相比于UGC的不可控,PGC背后的用户信任度更是商业中的无形资产。
社交平台的价值所在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原本依靠UGC起家的土豆与优酷目前已购买大量影视作品以及动漫的视频版权,同时也在加紧原创剧的制作与产出。不得不说,这次转型在目前来看是成功的,这些PGC在成为其培养用户付费习惯的同时,也成为吸引大量原作粉丝的渠道出口。
纵观目前所有的社交平台,没有人会单纯地“一条路走到黑”,所有平台发展至今都在UGC和PGC之间做出某种平衡的结果。我们观察Facebook与Twitter的起家史便知,平台的发展道路几乎都依靠前期准备好的PGC或关系链引入大量的UGC,通过UGC的内部循环与提取,配合上后期源源不断的自制或付费PGC内容后,平台就能走上正轨。因此对于社交平台而言,自己不光是内容的搬运工和筛选工,它更要起到提升UGC整体水平的作用。
就像iPhone1大卖时,苹果首席设计师Jony Lve说的那样:“销售数字不只是证明了史蒂夫自己,更证明了人性是值得信任的。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确实能辨认出真正的品质,而且他们重视品质。”显然,人们对于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表现,也具备更高质量的诉求。
人们喜欢表达与秀出自己,但这也不妨碍他们拥有对内容的更高要求。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社交平台,它除了要起到引导与提升UGC的作用,也需要明白内容的“猫论”——不论UGC还是PGC,戳中用户G点就是好C!
本文系@人言(公众号:renyanapp)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