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怎样的万物互联世界
2025年,等待着人类的是无处藏身的隐私和无处不在的感应器,或许人脑网络互联技术也将接受召唤哦!
一直以来,未来主义者编织着关于“物联网”的想象,希望将所有车辆和设备都纳入同一个网络。
这在20年前不过是一个天真的幻想,但到如今,“物联网”成为大势所趋,所有要素已经就位,还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已然实现物联。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因特网计划研究组(Pew Research Center Internet Project)和美国依隆大学因特网联想中心(Elon University’s Imagining the Internet Center)联合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2025年互联网技术的走向。通过总结归纳2551位互联网界“专家”和公众反馈,得到了以下六点未来趋势:
一切皆物联
2025年,就连人类体内都会植入感应器。水坝和桥梁会将维保信息自动发给工程师,纸巾盒会自动发出“哔哔”声通知添加更换纸盒;冰箱会在牛奶盒快喝空了前自动购买牛奶。
这对于减少浪费最为有利。“它的净效应是减少各方面造成的污染,无论是在物资流和物流、人群和货物流,还是思维和信息流方面……”Salesforce.com的首席科学家旺哥斯瓦米(JP Rangaswami)称。商铺的货仓模式也会从按需定期进货,变为随库存信息更新的高效货物流。
同时,人与互联网的直接交流也慢慢地由设备(当然是指可穿戴产品)替代。“大部分设备会自动与互联网交换信息——它们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接触频率将高于和人类之间的交流频率,”Discern Analytics分析师保罗·萨佛(Paul Saffo)预言说。
隐私成浮云
“分析定位技术水平将提高,这将扩大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纠纷,”该报告指出。
为什么必定如此?随着越来越普遍的监控行和量化计算,一切都难以逃脱电子眼的视线,监控方或许是国家安全局,又或许只是某家企业。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法学教授弗兰克·帕斯夸里(Frank Pasquale)说:“未来将有一小部分的‘监视者’和大部分的实验对象:被监视者”。
精神治疗医师艾侬·巴里克(Aaron Balick)认为,人类或将遗忘自我。“好一点的情况是权利被剥夺,”报告写道。
“而落后于技术发展的人们会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甚至不被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类”,某大学图书管理员斯奈德(K.G. Schneider)称。
人脑-网络连接依然是梦
或许在未来,人类不再需要触控板和键盘,就能直接将人脑接入网络。但这在2025年或许依然是梦。
报告预测人类将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皮运动实现网络连接和人际通讯。“眼镜和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界面初步整合了笔触、速度、声音以及通过摆动和接触的物联设备,”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教授保尔·琼斯(Paul Jones)说。
百密有一疏
按照某大型技术品牌的的广告说词,物联网可是百密无一疏。但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会出错。庞大的物联网涵盖了这么多的设备和物品(思科公司称这个数量将在2020年达到500亿),事情错综复杂,可能出现大量错误和违规行为。
“未来世界里,很多设备一旦无法运作,也没有人懂得修理,”因特网社会学家霍华德·瑞格尔德(Howard Rheingold)提醒道。成功整合大量设备和物资或将导致过度扩张和膨胀,有参与者指出。
有人会掉线
部分人的物联水平很高,但就像目前用网情况一样,还是会有人掉线。“掉线的或者不想上线的群体或将被剥夺权利”,该报告写道。
“落后于技术发展的人们会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甚至不被看成一个完整的人类”,某大学图书管理员斯奈德(K.G. Schneider)称。
云端可私有
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Harvard’s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的多克·赛尔斯(Doc Searls)认为,部分设备和物资将储备在独立的云端,不会属于同一个云储备。
这也将改变企业的客服方式,例如赛尔斯指出“目前所有的客服框架都由公司而非客户提供”,然而“未来即将形成的云系统,客户将拥有——并可定制——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作者:小六子
来源:http://www.36dsj.com/archives/33048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