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场景与移动产品设计
做产品的时候,需要多考虑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哪些时候会使用应用,是工作的时候?路上?约会的时候?睡觉前?朋友聚会?还是锻炼的时候?
用户经常在哪些地点会用,在办公室?在学校?公交成上?打的的时候?地铁里?饭馆里?
包括用户使用应用的平台、情绪,这些都可能影响到你对产品的设计。
先来看看如下两种场景下的设计:
场景一: 表妹刚打电话给我,让我给她笔记本加个内存条,我让她明天拿到我们公司楼下,待会把我们公司的地址发给她。我挂掉电话,写短信,发现收件人一栏列了我最近联系(打电话或发短信)的六个人,把表妹列在了第一个,省去了我从联系人列表里查找,蛮贴心的。
场景二: 晚上8点钟下班回家,拿钥匙开门,可是走廊里的灯坏了,不知道是哪把钥匙,哦,对了,手机不是有个手电筒功能么。点亮屏幕,按住Home键(甚至不用解锁 屏幕!),手电筒就亮了,门开了,松开Home键手电筒就关了。现在不少Android的智能手机都有提供手电筒功能,但想象下,我左手拿着钥匙,右手掏 出手机,解锁,然后还要从众多应用里找到手电筒应用,流程太长太麻烦了。相比而言,小米的快捷键就非常贴心,点亮屏幕,然后长按Home键才能打开,这种 顺序提升了难度从而降低了误操作的概率。 上面介绍了两种用户场景下良好的设计,下面来说一种有待改善的设计。
场景三: 晚上十一点,我关了灯躺在床上,还不太想睡,习惯性地打开百度贴吧看看小说有没有更新。在看帖子的时候发现屏幕太亮了伤眼睛,想打开夜间模式,结果在这个 页面找了半天没发现,找了半天发现原来在顶层的设置标签里,而为了改成夜间模式我需要先退出正在浏览的帖子。也许贴吧的PM把夜间模式放到顶层标签认为这 是个全局的设置,但其实用户对全局并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我相信不少人在浏览帖子时才想起屏幕太亮了想改成夜间模式。
其实我个人认为,可以借鉴现实生活中的感应灯的设计。用Android感光器检测亮度,如果亮度达到夜间很低且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三分钟,避免用户偶 尔翻转屏幕等造成亮度降低),可以弹框询问是否开启夜间模式。同时在页面右上方提供一个拉线式的开关,和导航的小房子同时出现或消失(拟物化的设计,让用 户迁移现实生活中的经验降低学习成本,如下右图QQ阅读应用所示,当用户拉动开关时屏幕正中会辅以短暂的文字提醒:“进入夜间模式“或“退出夜间模式”, 告知用户下拉开关的作用)。让用户手动来切换日间模式/夜间模式,之所以放在右上角是因为这是拇指较难触摸到的区域,避免用户误操作。
设计的本源是让用户更容易、更愉快地使用产品。因此去亲身体验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在设计的时候多去考虑用户使用的时间、环境上的限制以及使用产品时 可能的情绪,多为此优化,如果我们的产品甚至在一些比较困难环境下(如场景一漆黑环境下左手拿钥匙,怎样能用右手快速打开手电筒)也能让用户方便使用,则 给用户内心带来的愉悦是巨大的!
原文网站:http://www.yixieshi.com/ucd/13114.html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