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人其实是在稀释你的品牌
小黄人以 IP 病毒之势席卷全球,穿街走巷感染一个个用它来借势营销的品牌,品牌也乐衷于享受其中,企图能借助小黄人的萌贱机智来俘获用户的心。在短期内,确实能如愿达到一些效果,比如,卖出一些挤压的货,业绩上升了。但在背后,品牌是不断被小黄人的注意力和用户认知稀释的,最终不被用户真正记住。为什么呢?我们来看品牌稀释。
品牌稀释,是品牌资产积累的敌人,其中品牌的认知资源是品牌资产的主要核心。品牌稀释通常一是在同一品牌下,品牌的不合理扩张(延伸)导致,比如小米品牌,小米品牌的用户认知是手机,但小米在这个小米品牌下扩张至电视,移动电源,智能手环,空气净化器……多个品类同时瓜分小米品牌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则是在稀释小米品牌,这也就给其他品牌机会了。
二是在同一流行元素下,多种品牌同时争夺流行元素的注意力和与品牌的关联因子。这种情况,在借势营销最为常见,结果显然绝大多数是无用功,无用功是没有被大量曝光而获取注意力,另一个结果是这些注意力与品牌并没有关联性。无关联则是品牌稀释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反应要素。
很明显,小黄人属于后者。因为在小黄人出现之前,绝大多数品牌的设计不是为它而构建的。
小黄人是一个独立品牌,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品牌的符号或者是文化以及个性。萌贱机智是小黄人的品牌个性,而快乐是小黄人的品牌文化价值。这两点是品牌借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各大品牌走上稀释的路上的转折点。
Vivo 是国内借势小黄人较知名的品牌。众所周知,音乐是受众对 Vivo 品牌的核心认知。而在受众看来,他们会基于音乐,无意识联想音乐的相关属性:音质(品牌卖点)和音乐反应的情感,所喜音乐人(品牌文化价值)等,这些是 Vivo 的在用户心中固有的品牌认知资源,也是 Vivo 区隔其他手机品牌的不同点。
而小黄人的萌贱机智与 Vivo 品牌形象是不相符的,它不具备让用户联想 Vivo 品牌的音乐元素和特质。品牌要被用户持续记住,一是在产品上持续迭代和超预期体验,另一个是强化用户对品牌固有的认知印象,这个过程实际也是积累品牌资产。 Vivo 要强化音乐手机的品牌认知,应该更多在与音乐情感属性或音乐人特性上进行推广,而不是被小黄人稀释 Vivo 品牌的音乐相关认知。
在这方面,麦当劳则很好地借助小黄人的萌与快乐积累其品牌资产。除麦当劳在 logo 颜色与小黄人有相似之处外,重要的是,也是借势的核心,两者在品牌文化价值基本相似。根据以往麦当劳的营销来看,包括上个月与儿童电动牙刷 Orl-B 联手的整合营销,麦当劳向公众诉求家庭式快乐的品牌形象,而小黄人萌贱传达的是一种快乐搞笑的文化,大家都在塑造一种轻松快乐的情景,两者不谋而合。对于麦当劳则借助小黄人的流行更深刻的强化用户对其快乐轻松的品牌认知。
借势流行元素能让品牌得到大量曝光,捆绑品牌个性和文化于流行元素以扎进用户心中,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强化用户固有认知。但前提是你的品牌与流行元素有关联。不然,它会稀释你的品牌,不过现在看来大多数品牌在小黄人借势洪流中都在被消耗,反而助涨小黄人的品牌资产。
作者:知更鸟Seeran
原文地址:http://socialbeta.com/t/opinion-about-minions-brand-dilution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