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 产品经理应该关注什么样的细节?
最近工匠精神讨论得比较多,貌似现在大家对于关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不断的去关注各种产品细节。恨不得每天去讨论产品每个像素、每个颜色、每个按钮的设计。恨不得在UV里面埋上上百个交互细节,以体现自己产品设计细节的精妙之处。不过遗憾的是,产品的成败似乎与这些无关。听说过因为融资、团队、商业模式原因导致失败,倒没听说过哪个产品因为某些交互做得不够友好而失败的。我在职业初期时非常关注细节,关注到最后视觉都忍受不了我,在评审会上拍桌子走人,1个月后用辞职作为抗议了。在积累一些经历后发现,所谓的产品交互细节,更多的是产品经理的产品价值观和感觉的体现,对于产品本身的成败其实然并卵。
我认为产品经理应该深入关注的细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本身的细节: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理念下,谁都会提需求。老板会提,开发会提,甚至用户都会提,在福特汽车时代,用户也会提出需要一匹跑得快的马。但是只有成熟的产品经理才能真正能准确判断需求价值,具备筛选需求能力。
产品经理永远是决定做对的事情的人,而所谓对的事情,其实就是选择最合理最符合当前产品背景的需求。
面对让人心动的创意,产品经理如何判断出需求是否有价值?需求的场景是否靠谱?在多个重要需求中,如何权衡、取舍、妥协?光是这些决定,就需要产品经理全身心投入进去。
产品逻辑上的细节: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电商平台需要开发一个退款的功能。在需求上,退款绝对是常规需求。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要实现退款这个需求?一定要关注的细节有:
- 用户支付过程中用了优惠券是否要退?
- 一个订单多个商品如何值退一个?
- 由谁来确定用户的退款申请?
- 退款是原路返回还是到用户的平台账号中?
- 退款时限多长?
- 是否所有产品都支持退款?
在面对一个正常需求时,产品经理需要把所有会涉及到的问题想透,想全,这个是非常考验产品经理经验和能力的地方。产品经理应该是全公司最了解自己产品每个功能细节的人,他要帮助技术了解每个需求的场景,帮助运营把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
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产品永远都不是自己在自说自话的在发展,更多的是需要不断的响应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和用户需求,应对竞争对手的策略到商业环境的变化。产品经理至少要每周关注一次竞争对手在产品营销活动,新功能上的变化。
虽然产品不应该被竞争对手牵着走,但是对对手的动态保持敏锐的嗅觉,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必修课。
数据追踪:
产品经理是需求的提出人,那么所提出的需求质量如何,是否达到最初的预期,这个需要关注到极致。
通常效果追踪都是依靠数据反馈作为需求价值的验证方式。要通过数据验证上线后的需求价值,先要明白需求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相应的目的寻找上一阶段的数据情况,然后再结合需求上线后的数据来验证需求的是否合理。这里的数据还需要排除节假日和营销活动对于数据的影响。
产品经理所关注的细节不应该是不停的去纠结UE、视觉、期望达到像素级别的设计水平或者所谓让人惊叹的体验。因为很多产品根本活不到需要做那种程度优化的地步。在产品快速发展阶段,产品经理应该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到需求价值,产品逻辑,竞争环境,数据等多个层面上来,确保正在做的都是当下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让产品活下去,比所谓的体验更重要。
本文由 @hahahag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