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滥用的国外App交互设计,你用过没?
一直以来,国外在产品设计,尤其是交互设计方面,一直属于领先状态,经常会有一些操作起来比较惊艳的App进入我们的视野。比如私密社交App Path、Todo工具App Clear 等。但是,惊艳不等于实用,毕竟,对于一款产品来说,交互的作用是引导用户更好的使用产品,而不是耍花架子。所以,在这里,我们就谈几个惊艳但不实用的例子,以儆效尤。
一、抽屉式导航
“抽屉式导航”是Facebook 2013年首次推出,因为Path在国内的传播而被产品设计界广为所知,而后,在Android设计规范中,它也成为标准的导航方式的一种(Navigation Drawer)。
它的优势是 可以承载的更多的分类,页面看着简洁。但是 劣势也是非常明显:
首先,就是用户容易 “忘记”,忘记还有什么分类,忘记哪里可以找到分类,这两点对点击转化率的影响都是致命的(相比而言,它的优势几乎可以忽略)。
其次,它和传统的 Tab式导航比,切换操作上要多一步。
Path 最新版已经不使用抽屉式导航,国内的几家较早尝试抽屉式导航的App,比如 豌豆荚、今日头条、网易新闻 等,也都在新版本中改回Tab式导航。
有人说,哎你看有些App右上角点击,展开个人中心抽屉或者设置中心选项抽屉,也是很舒适。那是因为,这种是抽屉式页面,而不是抽屉式导航。
抽屉式页面 是视觉设计层面概念,抽屉式导航是交互设计层面的概念,完全不同。
国外有一篇文章,仔细通过A-B Test来得出类似结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UX designers: Side drawer navigation could be costing you half your user engagement》
二、瀑布流式列表
瀑布流式列表 我最早是在Pinterest上看到,确实比较惊艳。而后,国内就开始有大量瀑布式列表的学习者。但是,在模仿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瀑布式?
瀑布式的好处是可以让用户在浏览过程中,有种视觉上的连续感,防止产生心理上的疲劳。但是,这种连续感,仅限于图片,而且是,快速浏览图片的场景。
有人说,电影节目列表中,电影海报就是图片啊,那也应该适合瀑布流啊?这个错就错在,用户在寻找电影内容时,是不能只看海报就下决定的,他还是需要去阅读电影名字标题等。一旦他被这个过程打断,那么,瀑布流的意义就消失,而且,参差不齐的文字行,对用户阅读也是灾难。
所以,瀑布流列表,适用场景是纯粹的图片选择场景(电影图集,设计稿图集等)。
三、动态顶部/底部栏
这种交互,记不清是不是最早在哪个App上见到的。它的优势是用户浏览过程中,页面可视空间变大,可看到的内容变多,另外,页面没有上下限制,让人看着更舒适。缺点是 用户想进行上下栏的操作时,需要向上滑动或者停止操作一会儿,等待上下栏出现。导致操作的不流畅以及功能的不直观。
对于这种交互设计,在我看来都是过设计,本质和 1 是一样的,都是因小失大。尤其是在大屏幕横行的今天,浏览空间根本不是问题。
以上3条误区都可以总结出一个相同的结论:UE中,操作舒适 大于 视觉舒适,因为前者是客观的逻辑,后者是主观的感受。
本文由 @石头的假设 (微信公众号:deer_hunting ) 原创发布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