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 What 究竟由谁产生
无论是在公司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我对产品的理解都是「用户、场景、需求&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hy、What、How」。我以为这个产品的「What」应该由最理解它的人来定义。
但是在新的公司,我的这一理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于对同事的尊重我就不详细说明是如何冲击我的了。我只是想把我的理解分享出来,当然我的理解也不一定正确,我也接受任何人的 PK。
为什么要做?
Sound of the Heart-Karunesh
初创团队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这里主要是要说一下在大公司里面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新What?我的总结:
- 开会时候老板随口一说、有的人就去 Kiss ass 了
- 公司需要做些新的尝试、老板会指派人去做
- 有人需要找点儿存在感、会找些事情来做
- 当然也真的是有人会因为真的想做而做
- 其它我列举不出来的
这里我不想多说,私以为从大公司出来的人都曾面对过这些问题,但是因为自己势单力薄只能被 rape 去执行。多问一些为什么,花费足够的时间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找到其本源,想清楚了再做决定。当然如果你懒得想,我有一个建议,那就是Paul Graham的三点原则帮你衡量这个为什么:
是创始人自己要、自己能做出来、别人不认为值得去做的东西。
该由谁来做?
The Show Must Go On-Queen & Live Forever-Oasis
要做一个新的What了,第一步是要找一个Owner,初创团队肯定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如果连 Founder 都搞不定这个问题,那还是趁早洗洗睡了。
我以为在大公司能定义What的人,应该具备三个特征:
热爱
热爱其实算是理想状态了,基本条件应该是对确定的某个事物具备很深程度的理解和长时间的思考。
例如你想做「陌生人社交」,你自己都不具备在外面搭讪美女并且她聊的很 High 的能力,我是不相信你能做好一个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我曾经跟投资人聊,他为了测试我,当场在咖啡厅指定了一个女性让我去聊至少15分钟,结果我聊了半个小时。
我认为乔布斯最成功的产品其实是 iTunes,因为他对音乐的挚爱是我们一般人无法达到的。他的 iPod 里面有12张 The Beatles 的专辑、5张 Bob Dylan 的专辑。因为对 Bob Dylan 的热爱,甚至还与 Bob Dylan 的前女友 Joan Baez 热恋。自己是 Hippie 的缘故+对音乐的挚爱,所以才能将听音乐这件事情,做到了这样的极致。
自驱
Paul Graham 的三点原则第一条是创始人自己要。如果 Owner 对于想要的东西都不能通过强大的 Self-Driven 持续将这件事情做好,那么这件事情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反观我们自己在公司打工时候的各种现象:要么就是为了做而做、要么就是纯粹的应付了事、要么更有甚者连事情都做不好。
努力
这里只送给大家一句话: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最后还是忍不住吐槽:
新的产品方向真的不是靠非产品人看看机构报告,做办公室意淫出来的。没有去过富士康就不要跟我说厂妹!
本文由 @Franc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官方无删减版) -
如何通过APP看到产品战略层面
产品经理拿到一款产品的时候,不能只能看到表面信息,而是要能看到产品背后的信息。 -
基于用户的“真需求”创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和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
有一种交互设计研究验证叫“设计走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自己的产品做出检验,确保其在定位、设计、营销计划等多个环节,在可视范围内是正确的,需要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去做出检测。 -
你为什么离不开微信?
张小龙说用完即走,你却爱不释手; 到底是什么让你离不开微信? -
移动互联时代APP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已经走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司,都会经过网络竞争中争取有利的优势,较为传统的产品竞争逐渐向互联网竞争转型,出现了很多数据云大数据等等 -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机遇和挑战 -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前1%与前10%的产品经理差距在哪? -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你有哪些策略应对不断的需求变更? -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如何运营天猫【十亿俱乐部】商家页面?

